今天(2月13日),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落實天津市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若干措施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其中多項涉及房地產,內容包括疫情期間項目規劃用地審批、政務服務、土地使用、不動產登記等。
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官網截圖
以下為《細則》全文:
為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實《天津市打贏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津政辦發〔2020〕1號)要求,做好規劃和自然資源領域服務保障,特制定以下實施細則。
一、全力支持疫情防控應急項目開工建設
1. 對于列入疫情防控應急項目清單的建設項目,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實施一對一服務。建設單位持項目申請文件和疫情結束后履行審批手續的承諾函進行申報,規劃和自然資源審批部門24小時內出具同意先期開工建設函(長度在200米以下的管線配套工程,無需辦理)。
2.取得同意先期開工建設函的建設單位在疫情結束后3個月內申請補辦相關審批手續。符合上位規劃管控要求的項目,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指導建設單位按照程序補辦相關審批手續。不符合上位規劃管控要求的項目,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組織開展論證。經過論證認為可以調整規劃的,建設單位配合履行相關規劃修改程序,同步完善審批手續;確實無法調整的,一事一議妥善處置。
3.全面保障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對于疫情防控急需使用的土地,用地單位可根據需要先行使用;對選址有特殊要求,確需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的,視作重大項目允許占用。使用期滿不需轉為永久性建設用地的,使用結束后恢復原狀,交還原土地使用者,不再補辦用地手續。需要轉為永久性建設用地的,待疫情結束后及時完善用地手續,涉及新增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同時,要做好被占地單位和群眾的補償安置。
二、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間重大民生項目、重點項目建設
4.強化審批服務。規劃和自然資源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網上辦理、不見面審批”。申請人通過“天津網上辦事大廳”在線辦理,原則上提交電子版申請材料。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立即受理、立即審核、及時審批。申請材料不全的,實行“承諾審批”,采取“容缺后補”“信用承諾”“以函代證”方式辦理。
5.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對已簽訂土地出讓合同或在此期間新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企業,可自動延期繳納土地出讓金,延期期間不產生滯納金(或違約金)。
6。項目開竣工期限順延。自2020年1月24日啟動天津市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對已供應的建設項目用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或劃撥決定書約定、規定的開、竣工期限自動順延,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無需另行申請開、竣工延期,疫情持續期間不計入違約期。
7.推行不動產登記不見面辦理。自2020年2月12日起,除在建工程抵押登記以外的其他抵押登記業務,均可在與我局合作的34家金融機構,通過“不動產登記一網通”系統,實現網上不見面辦理,并不斷擴大與金融機構合作范圍。2020年2月20日起,上線運行天津市不動產登記APP,實現變更登記、轉移登記等網上申請、網上預審、網上咨詢、網上查詢等功能,并逐步覆蓋各類登記業務。
8.簡化登記流程。自2020年2月10日起,為緩解疫情防控期間企業融資壓力,為企業申請在建工程抵押登記開辟綠色通道,合并、優化登記環節,采取查看現場時一并受理登記的方式,確保24小時內辦結。同時,對于緊急登記事項,通過預約等方式定時定點提速辦理,滿足申請人的登記需求。
9.開通野生動物用藥制品綠色通道。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藥品生產企業及相關醫院利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生產藥品,開通綠色通道,申請材料容缺后補,由市級審批部門直接網上審批,24小時內辦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