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南水北調禹州登封供水工程通水儀式在白沙水庫通水處隆重舉行,近萬名登封群眾自發前往觀看一泓清水開閥入登。登封市民王愛華一大早趕到通水處,面對汩汩清水激動不已:“我們盼通水盼好久了,今天通水了,以后就再也不用擔心突然停水影響生活了!”
南水北調禹州登封供水工程跨禹州、登封兩地,總長28.5公里,總投資7.18億元,經過歷時14個月的艱苦施工,將徹底解決沿線及登封城區數十萬群眾的“吃水難”問題,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有力支撐登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參會領導開啟通水閥門
吃水不再難,吃上優質水,是登封人民多年夙愿。登封“十年九旱”,年均降雨量僅600毫米左右,是全省唯一沒有過境水源和外來水源的縣(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170立方米,約為全省平均水平的1/3、全國的1/12,與全國優秀旅游城市的稱號極不相稱,水資源匱乏問題已成為登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2016年初,登封市委、市政府通過對全市水情的精準調研,決定克服一切困難,實施南水北調登封供水工程。2016年3月9日,登封與省水投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南水北調禹州登封供水工程正式提上日程,隨后,工程列入河南省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12月29日,登封市與南陽市簽署南水北調2000萬立方米用水指標交易協議。
南水北調登封供水工程輸水線路涉及禹州市5個鄉鎮辦事處、24個行政村,沿線施工環境極其復雜,面臨各種各樣施工難題。在各級各部門以及登封、禹州兩地的密切協作及共同努力下,沿線共布置各類閥井99座、各類鎮墩187座,比原計劃提前10個月完工。
市民紛紛拍照見證“歷史時刻”
河南省水利廳南水北調工程管理處雷淮平處長認為,工程的全線貫通、正式通水,實現了南水北調水向白沙水庫調蓄,解決了登封、禹州兩地群眾吃水問題,是惠及登封、禹州兩地群眾和白沙水庫三方的民心工程。據介紹,工程采用全省一流的水處理工藝,是省內第一個跨地市引水工程,是登封有史以來第一次有了外來水源,譜寫下登封民生工程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