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中,提出水電氣暖改造工作同部署、同推進,老舊小區集中供熱建設改造工作再次受到社會關注。老舊小區加入集中供熱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向哪里提出申請?存在哪些誤區?帶著這些市民關切的問題,記者今日走訪了市熱力總公司。
據鄭州市熱力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沒有加入集中供熱的老舊小區或單位,需要向鄭州市熱力總公司提交《供熱報裝申請登記表》,經工作人員現場勘查后,確認小區是否具備加入集中供熱的條件,然后與熱力總公司簽訂設計、施工合同,進入方案制定、委托設計、工程施工、并網驗收等程序,直至用戶正常用上暖氣。
記者了解到,2017-2018年間,市熱力總公司共收到老舊小區用熱申請126份,僅有15個小區在2018-2019采暖季實現供熱。那么問題都出在哪些環節呢?
這位負責人解釋說,經調查分析,影響各小區加入集中供熱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小區居民意見不統一;二是熱力站房選址困難;三是費用超出居民預期。老舊小區加入集中供熱,需要交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和供熱設施建設費用。其中配套費的收費標準為55元/平方米,主要用于供熱主干網的建設。供熱設施建設費用主要包括熱力站、庭院管網、入樓入戶裝置等公共設施和用戶室內設施兩部分的設計、施工及站房設備等費用。小區的建筑規模和用熱戶數不同,建設改造費用也會有所不同。由于小區供熱公共設施必須一步到位建設完成,如果同意用熱的業主較少,那么造成單方費用造價過高,經常超出居民預期。另外,在熱力站選址問題上,業主不愿意熱力站建在自家周邊,常常導致站房位置無法確定,致使建設改造計劃半途而廢。
記者了解到,鄭州市還有部分小區業主選擇自己集資,找社會施工人員建設,然后再向熱力總公司提出用熱申請。這種做法存在極大的商業和法律風險。首先是資金安全問題,居民繳納的巨額建設改造費打到了施工人員的個人賬戶上,一旦工程中斷,資金很難要回;二是自建的供熱設施如果不符合國家標準,達不到驗收要求,還需要進行整改,造成二次花費;三是小區周邊可能供熱設施不完善,或管網供熱能力無法滿足小區供熱需求,造成小區供熱設施雖然建成,卻無熱可用。
“集中供熱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涉及庭院管網、戶內設施、換熱站等的建設,而且需要長期維護,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影響正常用熱。”市熱力總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委托熱力總公司建設的老舊小區集中供熱工程,從設計、建設、驗收再到后期運行管理維護、更新改造,熱力總公司會負責到底。
記者了解到,近日在天平小區和鄭州百貨大樓家屬院兩個小區,有人打著熱力總公司的旗號私自承攬供熱設施建設改造工程。熱力總公司在此鄭重提醒,有用熱意向的單位或小區一定要走正規報裝途徑,到位于嵩山南路1號的鄭州市熱力總公司客服中心,遞交《供熱報裝申請登記表》,并與市熱力總公司簽訂書面合同,辦理相關手續,切勿輕信私人承諾,以免上當受騙。鄭州市政務服務辦事大廳熱力業務窗口已同步實現用戶報裝、信息變更“一站式”服務。用戶可撥打熱力總公司客服中心電話68890222或報裝咨詢電話68980804,提前咨詢報裝事宜、查詢報裝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