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國成年人平均閱讀紙質書不足5本,深蘇京滬等城市居前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今天上午發布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的綜合閱讀率保持增長勢頭,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均有所增長,但我國成年讀者紙質書報刊的閱讀時長有所下降。
2018年,包括紙質書報刊和數字出版物在內的我國成年國民綜合閱讀率為80.8%,較2017年的80.3%有所提升,其中以網絡、手機和電子閱讀器等媒介為主要形式的數字化閱讀的接觸率為76.2%,比2017年的73.0%上升了3.2個百分點。
數字化閱讀的發展,提升了國民綜合閱讀率和數字化閱讀方式接觸率,整體閱讀人群持續增加,但也帶來了紙質閱讀率增長放緩的新趨勢。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全國國民的圖書閱讀率為59%,與2017年的59.1%基本持平;報紙閱讀率為35.1%,較2017年的37.6%下降了2.5個百分點;期刊閱讀率為23.4%,較2017年的25.3%下降了1.9個百分點。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 魏玉山:我覺得和內容關聯不大。主要是和技術以及閱讀終端的發展,這個關系比較大。一個是我們現在數字內容平臺現在越來越多,第二是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智能手機的發展。那么使這種閱讀終端越來越變便利了,屏幕越來越大了。那么第三我覺得是我們的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特別4G那么使很多的內容的下載更加快速。
從閱讀數量上來說,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的人均圖書閱讀量基本保持平穩,電子書閱讀量繼續上升,報刊閱讀量持續下滑。
去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為4.67本,與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但紙質報紙的人均閱讀量分別是26.38期(份)和2.61期(份),同比2017年的數據都出現了下降,而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32本,比2017年的3.12本增加了0.2本。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 魏玉山:從長遠來看,我覺得數字化的閱讀和紙質閱讀都會長期存在。那么從政府的角度來講,一方面是為數字閱讀,那么提供更多的優質的內容,第二一個,我覺得政府也可以在為民眾提供更多的紙質閱讀方便方面,我覺得可以做一些工作,比方說我們建立更加普遍的基層閱讀場所,包括農家書屋,包括社區書屋,包括公共圖書館。
從未成年人的閱讀量來說,去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的人均圖書閱讀量為8.91本,比2017年的8.81本增加了0.1本。但值得關注的是,我國未成年人的閱讀率有所下降。2018年我國0-17周歲未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為80.4%,低于2017年的84.8%。
本次調查還針對親子早期閱讀行為進行了分析。
去年我國0-8周歲有閱讀行為的兒童家庭中,平時有陪孩子讀書習慣的家庭占到93.4%,較2017年的91.8%提高了1.6個百分點,但在農村地區,親子閱讀時間明顯偏少。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院長 魏玉山:在農村或者是偏遠地區的家庭,那么對親子閱讀的重視還不夠。那么很多家長還把手機作為兒童休閑的主要的娛樂工具,那么手機這種閱讀終端對成年人來講,對自制力比較強的人來講,我覺得它是一個很好的閱讀終端。對于兒童來講,那么可能成為一個游戲的載體,對于兒童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可能幫助不大。
第16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還首次發布城市閱讀指數排行榜。在50個采樣城市的閱讀狀況調查中,在城市閱讀指數、個人閱讀指數和城市公共閱讀服務指數排行榜中,深圳、蘇州、北京、上海和青島等城市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