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消費常態化發展,即時送市場進入新藍海。行業第一股達達集團營收持續高增。
9月7日晚,長江商報記者從達達集團(NASDAQ:DADA)官網獲悉,公司對外發布未經審計的二季度財務業績。
受平臺活躍用戶數量增加與京東平臺總商品交易額(“GMV”)增長影響,達達集團的營業收入持續增長。今年二季度,達達集團的營業收入為14.75億元,同比增長11.5%。
但由于總成本和費用提升更快,達達集團在第二季度仍未實現盈利。第二季度,達達集團的總成本和費用為22.06億元,同比增長22.63%;集團凈虧損為6.40億元,去年同期凈虧損為4.58億元,同比擴大39.98%。
不過,作為最早進入即時送行業的物流平臺,在一二線城市即時送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達達集團下沉市場發展較快。截至2020年底,京東到家服務已覆蓋全國近1400個縣區市,較同年6月上市前實現翻倍。
營收和訂單大幅增長
達達集團是最早開始做眾包物流的平臺。目前,達達集團的商業模式為“零售+物流”,京東到家平臺產生的訂單由達達快送配送,達達快送則是采取眾包模式的本地即時配送平臺,為消費者與商家提供同城速遞服務。
業績公告顯示,2021年第二季度,達達集團營收實現14.75億元,同比增長11.5%。今年4月,達達將落地配業務調整為凈額收入口徑,調整后,達達集團的營收增幅將達到81.3%。
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向線上轉移,達達集團所服務的電商平臺消費者活躍用戶數與交易額延續了此前的快速增長。
財報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十二個月,京東平臺GMV為323億元,較上財年同期的GMV183億元同比增長76.7%;平臺整體活躍用戶數為5130萬,而上財年同期為3230萬,同比提升58.82%。
今年第二季度,京東到家凈營收為8.81億元,同比增長81.3%;達達快送凈營收為5.94億元,與去年同期收入8.37億元相比,下降29.1%。
不過,雖然營收和訂單大幅增長,但達達集團仍未擺脫虧損狀態。2021年第二季度,達達集團的凈虧損為6.40億元,較去年同期虧損4.58億元擴大39.98%。今年上半年,達達集團凈收入為31.47億元,同比增長29.91%;凈虧損為13.51億元,同比擴大83.32%。
與此同時,達達集團還同步披露了前三季度的收入預測。截至2021年9月,集團預計前九月總收入將達到16.3億元-16.8億元,預計將實現80%至86%的同比增長。
成本及費用支出總額擴大22.6%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在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的情況下,達達集團仍難以實現盈利,或與其運營成本較高、獲客成本增長較快有關。
財報顯示,2021第二季度,達達集團總成本和費用為22.0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7.99億元相比,增長22.63%。
拆解成本與費用構成來看,運營和支持成本占比較大。報告期內,達達集團運營和支持成本為11.37億元,同比微增3.31%,在總成本和費用中占比為51.54%。
其次為銷售和營銷費用,二季度達到8.42億元,同比增長113.41%,在各項費用及支出中增長最快。這也意味著達達集團的獲客效率較低。
同期,達達集團的行政開支、研發費用分別為1億元和1.32億元,同比分別變動-39.30%和2.88%。
不過,營收規模越大虧損越多,并非是達達集團獨有的問題。
目前來看,國內即時送市場競爭較為激烈,除達達集團外,蜂鳥、閃送、順豐同城等企業均已進入市場,并通過持續“燒錢”爭奪市場份額。
今年六月,順豐同城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據其招股書披露,2018至2020年,順豐同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9.93億元、21.1億元、48.4億元,三年增長接近四倍;但同期的凈利潤分別為-3.28億元、-4.70億元、-7.58億元,3年合計虧損15.5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一二線城市即時送市場利潤不斷攤薄,三四線城市的即時送仍具有不小的市場空間。作為最早進入行業的企業,達達集團低線城市交易額增長較快。截至2020年底,京東到家服務已覆蓋全國近1400個縣區市,對比2020年6月上市前實現翻倍。同期,低線城市GMV同比增長約150%。(記者 曹雪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