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募基金行業大步向前的同時,分化也進一步加劇,非貨幣基金規模排名前50的基金公司規模合計超過10萬億,在全行業非貨幣基金規模占比達到87%,大型基金公司2020年營收數據也是喜報頻傳。但是一批中小型基金公司則出現分化,其中南華、中海、浙商三家基金公司更是出現虧損。
三家小型基金竟然虧損
2020年A股市場走出了一波波瀾壯闊的牛市行情,但從基金公司凈利潤變化上看,并非所有基金公司都在牛市中實現收入利潤同步增長,也有不少基金公司未能把握住這一機遇,凈利潤增幅較慢,甚至還有一些基金公司仍處于虧損狀態,如浙商基金、中海基金、南華基金等。一些小型基金公司依舊為盈虧平衡奮斗。
浙商基金盡管在2020年依舊尚未盈利,但虧損額相比2019年大幅縮減,據浙商證券(12.830, 0.03, 0.23%)(601878)2020年年報披露,浙商基金2020年營業收入1.49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大增74.48%;2020年凈利潤為-86.16萬元,相比之下,2019年凈利潤-1819.14萬元。2020年也是浙商基金自2011年以來虧損最少的一年。
成立于2016年的首家期貨系基金公司――南華基金在2020年繼續虧損。南華基金由南華期貨(15.200, -0.04, -0.26%)(603093)100%控股,南華期貨2020年報顯示,南華基金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3197.42萬元,實現凈利潤168.56萬元。與2019年-437.83萬元的凈利潤相比,虧損幅度大幅擴大。
南華期貨稱,2020年南華基金在公募基金業務上積極調整產品結構,致力于機構客戶的開發。2020年南華基金完成南華瑞泰39個月定期開放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和南華瑞利純債債券型證券投資基金兩只基金產品的開發,并成功獲得批復。截至報告期末,南華基金管理規模為56.39億元,同比下降34.03%。其中公募基金規模為35.20億元,專戶規模為21.19億元。
國聯證券(15.480, 0.25, 1.64%)(601456)2020年年報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海基金總資產36,169.80萬元,歸屬于母公司的凈資產30,131.35萬元;2020 年實現營業收入15,131.03 萬元,利潤總額1,344.72萬元,凈利潤-364.93萬元。
從非公募基金規模變動上看,南華及中海基金2020年增幅均小于行業平均增速。南華基金2020年末非公募基金規模34.82億元,相比2019年下降了27%,中海基金2020年末非公募基金規模118.86億元,相比2019年增長13%。
小型基金公司面臨發展困局
與老10家、大牌銀行系基金公司相比,中小基金公司的經營情況遠遠跑輸行業龍頭。
除了經營情況出現虧損,另一數據也值得關注,雖然2020年屬于公募基金發展的大牛年,基金發行情況火爆,但截至2020年末,南華基金管理規模為56.39億元,同比下降高達34.03%。
上述情況表明,當一個行業內部的格局已經落定,行業繁榮并不屬于任何公司,頭部公司將享受到行業繁榮的絕大部分紅利。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行業龍頭的地位越來越穩固,“馬太效應”愈發明顯,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涌進行業龍頭公司,這些公司也受到市場追捧,而小型基金公司面臨發展困局,彎道超車的難度越來越大。目前只有少數如睿遠等基金公司表現較為突出。
可以看出,基金行業的“貧富差距”會不斷擴大,“爆款”時代將進一步加劇馬太效應,一個數據是,頭部前20%的主動偏股型基金管理規模已經占據全部主動偏股型基金的73%。有行業分析師認為,“大公司布局的產品線非常全面,對小公司而言,業績是突圍的最關鍵因素。”(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