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和貨物進出口呈現出逐步企穩的勢頭,6月當月實際使用外資額、進口額、出口額同比增速均實現正增長。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各項政策落地,中國經濟在下半年仍有不少穩定發展的有利因素。
外資增長速度穩定
中國人民大學高禮研究院助理教授王鵬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社會恢復發展,經濟呈現向好的趨勢。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4721.8億元,下降1.3%,降幅比一季度收窄9.5個百分點,比1-5月收窄2.5個百分點,總體好于預期。其中,6月份實際使用外資1170億元,增長7.1%;二季度同比增長8.4%,比一季度(下降10.8%)回調明顯,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穩定趨好。
王鵬認為,外資投入行業和外資來源地呈現多樣化的趨勢。分行業看,1-6月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額同比增長19.2%,其中信息服務、檢驗檢測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分別增長20.9%、8.7%和35.7%。在主要投資來源地中,中國香港、新加坡、美國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分別增長4.2%、7.8%和6%,“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增長2.9%,東盟實際投入外資金額增長5.9%。
中銀香港金融研究院經濟學家丁孟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一季度以來外商直接投資有所回升反映出國內疫情受控后復工復產初見成效。主要受歐美國家降息和大幅度量化寬松影響,中國與主要發達國家利差擴大,資本流入幅度較大,特別是債券市場通過債券通有大規模資本流入。人民幣匯率年初以來僅小幅走弱,主要受美元近期貶值帶動人民幣匯率升值影響。
對外貿易迎來蛻變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20289.93億美元,同比下跌6.10%,降幅比前5個月收窄1.62個百分點。丁孟分析,在此期間中國進出口增速受疫情影響有所回落,但隨著中國疫情受控和歐美國家逐步解除社交封鎖,中國的進口額和出口額同比增速都有所反彈。
王鵬認為,目前國內產能逐步恢復,但國外傳統產品訂單受疫情影響仍在減少。與此同時,也應該注意到新產品訂單明顯增加的現實,比如醫療物資、社會防控等領域產品。以人民幣計,中國的出口自4月份起連續3個月實現正增長,進口6月份實現正增長,上半年進出口、出口和進口降幅分別收窄至3.2%、3%和3.3%。從國際比較看,根據世貿組織最新數據,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高于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平均水平。
“總體來說,我覺得隨著全球疫情形勢的發展,中國利用外資的形式和結構會有所改變,外貿發展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從長遠來看,美國對中國的第二步‘脫鉤’戰略,即未來中國貿易脫鉤、經濟脫鉤、科技脫鉤將會是一個長線的過程,而且不太容易實現。”王鵬如是說。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分析,上半年中國外貿呈現出整體韌性足、質量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新外貿業態發展迅速及進口表現強勁的特點。
周茂華認為,下半年,由于疫情疊加貿易摩擦與地緣政治因素,中國外貿仍面臨較大壓力,但外貿最糟糕的二季度已過去,預計下半年延續修復性走勢,外貿對中國經濟拖累的邊際效應將減弱。
隨著疫情防控態勢逐步向好和一系列支持外貿政策的紅利釋放,中國多元化外貿戰略及外貿新業態將得到長足發展;此外,全球需求緩步修復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中國外需。國內采取一系列托底經濟政策也有望帶動內需復蘇進一步加快,中國下半年大宗商品等進口仍將保持強勁增長格局。
目前,由于國內部分外向型中小企業仍未完全脫困,企業存在資源閑置的現象,社會也面臨著就業壓力等問題。對此,周茂華建議從供需兩端發力,繼續為外貿企業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引導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圍繞國內需求積極轉型,刺激消費潛力的釋放。(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