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信息協會信息化促進工作委員會主辦,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和潤澤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數字經濟·發展論壇,5月18日下午在廊坊京津冀大數據中心召開。論壇結合當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基本狀況、基本特征以及融合發展的機遇挑戰,尋找數字經濟與傳統行業的結合點。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發展數字經濟需要創造良好的基礎條件。其中,構建完備的信息通信基礎設施體系至關重要。“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多方面的,作為信息通信行業支撐數字經濟來講,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無處不在的網絡;二是包括通信、信息、網絡技術的各類技術;三是日益廣泛的各類應用;四是保障數據網絡和安全。”河北省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周景耀說,數字經濟以信息通信為基礎,以河北信息通信業為例,省內的基站數特別是4G基站數、光纖光纜的長度、互聯網帶寬、高速率高帶寬用戶均在提升。
“以信息網絡為載體、信息通訊技術作為重要推動力的經濟活動,都可稱為數字經濟。”國家信息中心首席信息師、分享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新紅表示,目前我國數字經濟總量之所以能穩居世界第二,從結構上看,傳統行業的貢獻率最為突出,數字經濟的發展在傳統行業身上得到印證。例如,以電子產品制造、電信服務、互聯網產業為代表的基礎型數字經濟占我國當前數字經濟比重的22.8%,增長占GDP的比重一直穩定在6%至8%;以傳統產業數字化為特征的融合型數字經濟增速高達25.7%,對數字經濟增長貢獻達88.2%,增速與貢獻率均創近五年新高。
顯而易見,傳統產業的數字化對傳統產業的貢獻不斷上升,其中的增值部分就是與傳統產業融合后的融合性數字經濟。“2017年,融合性數字經濟增速達到25.7%,對數字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到88.2%,這意味著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結合產生的聚合效應得到了釋放,數字經濟的最大舞臺還是在傳統制造業領域,這也是為什么智能制造、工業4.0被廣泛關注的原因。”張新紅說。
在傳統制造業領域,數字經濟新的模式不斷涌現,包括網聯化協同、智能制造已得到普遍應用和發展,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傳統制造業發展最活躍、最重要的新動能。數字經濟不僅作為新業態出現,更是從動能、動力機制上解決了傳統產業的問題。“傳統產業過去解決不了的問題,在加入數字化的技術和思維之后找到了解決方案,這就是‘數字續航’,通過數字技術重新提升傳統行業的價值。”張新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