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鼓樓區竹林境社區的吳女士為正在上小學四年級的女兒買了一盒組合式文具盲盒。一打開,刺鼻的油墨味撲鼻而來,偌大的包裝盒里10支中性筆全部沾染上一層粘稠的油墨,讓人無從下手。
在“萬物皆可盲盒”的時代,盲盒風潮也刮到了學校周邊的文具、玩具上,盲盒消費只能先付款后驗貨,于是“三無”產品、以次充好、名不副實等現象也開始出現。為此,相關專家提醒,盲盒之“盲”可以是形式,但產品質量和監管不能“盲”。
現象——
文具盲盒受到熱捧
把航海王、名偵探柯南等精美的動漫形象印在文具上,再加個統一的外包裝盒,就成了時下熱門的“文具盲盒”。有的盲盒上還印著“拆開有驚喜”“再來一盒”等字樣,受到不少中小學生熱捧。
連日來,記者走訪市區多所學校周邊文具店,發現很多店將文具盲盒放在店門口的顯著位置來招徠顧客,有的則是一整面貨架都擺放著不同款式的文具盲盒。
從5元一支的盲盒筆、15元一盒的盲盒貼紙再到30多元的盲盒文具禮包,幾乎任何一件文具都可以冠上“盲盒”的名號售賣,且價格因此翻倍。原本3元一支的某品牌中性筆被包裝成“盲盒筆”后售價成了6元。
福州第三十六中學(荷塘校區)附近的一家文具店老板告訴記者,銷量最好的是“盲盒筆”,常常一個小孩買了,其他小朋友也會跟著買,盲盒自帶神秘感,小朋友們會感到好奇。
在群眾路小學附近的幾家文具店,記者看到好幾款與冰墩墩形象打擦邊球的盲盒。不僅有冰墩墩盲盒筆,還有類似冰墩墩樣式的玩具盲盒,其中一款取名“冰寶寶盲盒”。
問題——
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記者在多家文具店隨機購買了5款不同類型的文具盲盒,其上大多并未標注內容。
盲盒中到底裝著啥?經營者自己也大多說不清。“盲盒里面文具到底什么樣,我也不知道,不然怎么叫‘盲盒’?”一位文具店老板表示。
其中一款文具盲盒打開后是10支三種不同風格的中性筆,但均與盲盒外殼上小羊羔主題毫無關聯,且因內部無固定裝置,一支水筆的油墨已經滲透出來。
另一款售價33元的名為“四季交響曲系列”的文具盲盒中,外包裝來自溫州,但內部卻裝了上海、杭州、溫州三家不同文具廠商的文具,其中部分文具無質量合格證等相關生產信息。
記者還在網上下單了一款名為“捏捏樂”的創意卡通兒童玩具盲盒,生產廠商等信息是空白,打開后散發出一股刺鼻的味道。
某內部人士告訴記者,一些商家會將賣不掉的文具包裝成文具盲盒賣出去,但隨著監管的強化,這種現象少了,但還是有部分商家銷售質量不合格產品。
建議——
“盲盒風”
對監管提出更高要求
記者了解到,中國消費者協會官方網站曾就“盲盒”類產品發布消費提示,其中提到,目前盲盒類產品質量難以保障和售后服務亟待改善等問題越發突出,尤其是對青少年群體,由于他們好奇心強、喜歡攀比、消費觀念尚不健全,容易為盲盒“上癮”。
為此,廣州、河北等多地監管部門紛紛對各中小學、幼兒園周邊銷售“文具盲盒”開展專項整治,進一步規范“文具盲盒”經營行為。
記者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目前我市對文具盲盒的檢查主要納入“三無”文具的專項檢查,一旦發現相關質量安全問題將嚴厲打擊,守好校園周邊文具質量安全底線。
同時,市消委會秘書長吳波建議,盲盒雖以“盲”為噱頭,但產品質量不能“盲”,當前消費市場上隨處可見盲盒的身影,未來極有可能延伸至更多領域,這對監管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費者自身也要有風險防范意識,保持理性消費理念,適度消費,不盲目跟風。(記者 沐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