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增長放緩下,加加食品通過股權激勵進行“自救”。
近期,加加食品(002650.SZ)發布公告稱,擬以自有資金2億元-3億元,不超過8.45元/股的價格,采取集中競價交易的方式在二級市場回購公司股票約2366萬股-3550萬股。本次回購的股份將作為后期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的股份來源。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加食品發布上述股權回購方案前,公司的股權激勵方案已經出爐。此前公司曾披露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擬授予高管及核心員工期權4650萬股,約占總股本的4.04%,若未來上述期權計劃全部行權、且回購股票全部用于股權激勵,相當于公司拿出超過6%的股權用于激勵高管與核心員工。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近一個月的時間,加加食品股價漲幅已超20%。
回購股份用于股權激勵
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加加食品總資產為30.44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為27.14億元、流動資產為8.66億元、貨幣資金及交易性金融資產4.36億元、長期股權投資4.81億元。
據測算,假設本次回購資金總額的上限3億元全部使用完畢,回購資金約占公司總資產的比重為9.86%、占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比重為11.05%、占流動資產的比重為34.65%、占貨幣資金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及長期股權投資的總額的32.70%,上述占比均處于合理及安全范圍。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回購公司股票數量約占目前公司總股本2.05%-3.08%,而此前的11月13日,公司曾披露2021年股權激勵計劃擬授予高管及核心員工期權4650萬股,約占總股本的4.04%,若未來上述期權計劃全部行權、且回購股票全部用于股權激勵,相當于公司拿出超過6%的股權用于激勵高管與核心員工。
不過股權激勵對象要拿到上述股票期權,還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未來三年(含今年)的主營業務凈利潤(扣非凈利潤)不低于0.1億元、2億元和2.5億元,或者是營業收入分別為16億元、20億元和25億元。
以2021年為例,2021年前三個季度加加食品實現營收為11.96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4.23%,扣非凈利潤為-992.7萬元,若從今年業績表現來看,加加食品達成考核標準的難度并不高。
公告規定,若在規定時間內,當期業績考核目標實際達成率未達到70%,所有激勵對象對應考核當年可行權的股票期權均不得行權。
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周建文稱,回購股份將用于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者股權激勵,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激勵公司核心員工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提高公司員工的凝聚力,有利于促進公司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業內認為,上述規模的股權激勵不僅在加加食品上市以來尚屬首次,在同行業中也不多見。可以預見的是,借助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或能最大限度激發公司內在的驅動力與效率,疊加必選消費品行業的趨勢性回暖,公司業績有望重回增長快車道。
提價數字化轉型提振業績
加加食品被譽為“中國醬油第一股”。公司創建于1996年,2012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一家集研發、生產、營銷于一體的大型調味食品上市企業。
上市后,加加食品業績表現進步甚微。數據顯示,2012年-2020年底,加加食品營收從16.57億元增長到20.73億元,9年間僅增長4.16億元,不止如此,公司2012年歸母凈利潤與2020年持平均為1.76億元,9年未變。據統計,其歸母凈利潤多年維持在1.5億元左右,9年平均值為1.53億元。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加加食品實現營收11.96億元,歸母凈利潤185.72萬元。作為對比,海天味業、中矩高新、千禾味業今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營收179.94億元、34.12億元、13.5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7.08億元、3.67億元、1.32億元。
對于今年前三季度利潤下降幅度大的原因,佳佳食品在調研活動中表示;“今年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企業生產成本提升,產品毛利率下降;社區團購等線上平臺對傳統渠道沖擊較大,公司傳統渠道營業收入減少;銷售費用的投放結構進行了調整。”
為提振業績,加加食品宣布漲價。11月4日,加加食品發布公告,決定對加加醬油、蠔油、料酒、雞精和醋系列產品的出廠價格進行調整,上調幅度為3%-7%不等,新價格于11月16日正式執行。
對于未來產品發展方向,加加食品表示要做減鹽醬油,并成立事業部,作為公司特色戰略去實施,不斷加強宣傳和動銷,爭取未來3-5年內,在這個系列產品上有比較大的業績突破。
同時,持續數字化轉型。公司表示,其研發的全自動醬油包裝生產線可實現全自動化制曲、全自動溫控、充氧、攪拌適溫發酵,相關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可讓公司實現優質醬油年產20萬噸,公司整體生產產能可超50億元,有利于承載未來銷售規模發展。
加加食品集團董事莫文科表示,智能化工廠可為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縮短產品研制周期,降低產品不良品率。加加計劃到2025年建設成以商務智能化、制造智能化、運營智能化、決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商業、生產、運營、決策模式全面創新的“智能化企業”。(記者 趙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