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凱萊英的二次上市終于獲證監會批復。
9月21日,凱萊英(002821.SZ)發布公告,公司首次公開發行H股獲中國證監會批復,核準公司發行不超過4923.88萬股境外上市外資股。完成本次發行后,公司可到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此次凱萊英赴港二次上市,將成為繼藥明康德、康龍化成、泰格醫藥之后,又一家完成“A+H”二次上市的CRO/CDMO企業。
凱萊英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專注于新藥研發和生產的CDMO(醫藥合同定制研發生產)一站式綜合服務商。根據2020年數據顯示,凱萊英是全球第五大創新藥原料藥CDMO公司,約占據1.5%的市場份額;同時也是中國最大的商業化階段化學藥物CDMO公司,約占22%市場份額。
凱萊英于2016年11月18日在深交所掛牌上市,首發募得資金凈額約6.45億元。上市之后,凱萊英發展迅速,尤其海外業務營收常年占比超80%。
為了更好地拓展國際化業務,2018年,凱萊英開始計劃赴港上市,并于當年8月發布公告,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但在2019年5月,凱萊英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稱,赴港IPO相關工作已處于暫停階段。
今年5月,凱萊英重啟赴港二次上市計劃。凱萊英此次并沒有公布具體的募資金額和用途,但在其列出的三項未來業務規劃中,兩項都重點提到了大分子CDMO業務。
回顧凱萊英近三年業績,各項數據都在穩步增長。
2018年至2020年,凱萊英營收分別為18.35億元、24.6億元、3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8.94%、34.07%、28.04%;同期對應的凈利潤為4.28億元、5.54億元、7.2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49%、29.32%、30.37%。
而在2021年上半年,凱萊英營收、凈利潤更是均實現超35%的增長,報告期內,凱萊英實現營業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39.04%;凈利潤為4.29億元,同比增長36.03%。
作為一家小分子CDMO龍頭企業,凱萊英平均每年的研發投入占營業總收入的比重為7%左右。今年上半年,凱萊英研發投入1.64億元,同比增長50.68%,占營業收入的9.31%。
早在2018年開始,凱萊英就規劃進軍大分子CDMO的戰略,當年啟動的多個募資動作都與該戰略密切相關。
凱萊英稱,依托公司小分子CDMO業務多年積累的客戶基礎、技術底蘊,正在持續推進包括生物大分子、化學大分子、制劑、ADC等“研發+生產”服務等新業務發展。
2019年,凱萊英位于上海金山的生物大分子研發生產中心啟動。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業務高速增長,整體收入約1.44億,同比上升144.62%,占公司的營收比重從去年同期的4.65%提升到現在的8.18%。其中,化學大分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8.39%,新增客戶10余家。
凱萊英方面表示:“未來大分子業務會在凱萊英的業務板塊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記者 王成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