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六大行合計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共計6348.93億元。”國有六大行交出了一份業績亮眼的半年報。
除工行增幅為9.86%外,其余國有銀行的凈利潤全部實現雙位數增長。資產質量方面,截至6月末,六大行不良貸款率均較上年年末有所下降。
不過,六大行上半年凈息差收入普遍承壓,除交行凈息差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外,其余大行均同比降低。
在息差收窄的趨勢下,提高中間收入成為銀行的提高收入和開展業務的多元化的重要方式。今年上半年,六大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實現同比增長。發力財富管理,滿足居民收入與投資的理財需求的同時,促進手續費凈收入穩定增長成為銀行的共同目標。
利潤普增 息差收窄
從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排名來看,工商銀行以1634.73億元坐穩榜首,后續幾家銀行排列分別為:建設銀行1533億元、農業銀行1222.78億元、中國銀行1128.13億元、交通銀行420.19億元,郵儲銀行為412.44億元。
從凈利潤增速來看,除工行為9.86%外,其余國有銀行全部實現雙位數增長。其中郵儲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 21.84%,交行同比增長15.10%,農行同比增長12.35%,中行同比增長11.79%,建行同比增長11.39%。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利潤普增,但凈息差收窄對商業銀行經營的挑戰進一步凸顯。目前從銀行的收入構成來看,利息凈收入依然是各家大行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五大行上半年凈息差收入普遍承壓。工行、農行、中行、建行和郵儲銀行的凈息差分別為2.12%、2.12%、1.76%、2.13%和2.37%,同比下降0.08、0.08、0.09、0.07和0.08個百分點。交行凈利息收益率1.55%,同比上升0.02個百分點,是六大行中唯一息差上升的銀行。
中行副行長王緯表示,凈息差比去年末下降9個基點主要原因還是受市場利率下行以及貸款陸續到期重定價因素的影響。“我們預計凈息差仍然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我們將做好前瞻性和趨勢性的研判,繼續做好存款量價平衡,提高活期存款占比,合理控制存款成本,促進存款高質量發展。同時,不斷優化貸款結構,繼續提高中長期貸款的比例,努力提升定價能力和水平,進而改善我們的息差水平。”
對于未來息差趨勢,農行行長張青松表示,預計農行下半年息差將整體企穩。從資產端來看,新發放貸款利率將保持相對平穩,再加上剛才提到的資產結構進一步優化的因素,預計生息資產的收息率將逐步起穩。從負債端來看,農行將認真落實自律機制的相關要求,對存款利率的上線,尤其是中長期存款利率的上線進行調整,進一步緩解整體負債成本的上行壓力。
在業績發布會上,各家銀行管理層也提出了息差管理的計劃。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表示,雖然郵儲銀行凈息差仍然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是通過持續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的各項舉措,相信息差會逐步趨穩。
張金良表示,從資產端來看,下半年促進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仍是政策主基調,所以預計貸款利率仍有下行空間。但資產端有兩方面改善因素,一是從短期看,去年存量貸款LPR換軌的降價影響已在上半年釋放完畢,二是從中長期看,郵儲銀行的存貸比在持續提升,這有利于改進息差。
張青松則表示,農行將努力保持凈息差優勢。一是突出分層分類定價,優化信貸結構,穩定貸款收息水平,同時抓住市場機遇,提升債券投資等資產的收益水平。二是鼓勵活期存款和短期存款,合理發展中長期存款,進一步優化負債結構。
中收增加 營收占比待提高
上半年,在減費讓利的環境下,六大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也稱中間業務收入)仍實現同比增長。
其中,工行中收規模在六大行中穩居首位,達到759.43億元;其次建行為694.38億元,農行為481.5億元,中行為468.13億元。另外,交行為249.66億元,郵儲銀行中收規模相對較小,為114.29億元。
雖然規模較小,但郵儲銀行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幅度最高,為37.86%;中行增長也超過兩位數,為11.93%。農行增幅8.84%;建行、交行和工行分別同比增長 6.82%、2.84%、0.5%。
銀行中間業務,一般指不形成表內資產或負債、創造非利息收入的業務。從各家銀行財報披露的內容來看,包括銀行卡業務、理財業務、結算及清算業務(含電子銀行業務)、投行咨詢業務(含債券承銷業務)、擔保承諾業務、托管及其他受托業務、代理及委托業務等不同的組成部分。
一般而言,中間業務占比高意味著收入和業務的多元化程度高。從中收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來看,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和郵儲銀行分別為16.23%、13.17%、15.45%、16.68%、18.65%和7.25%。
農行、中行和郵儲銀行的中收占比相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長,其中上半年中行實現手續費的凈收入是468億元,同比增長11.93%,占集團營收比重為15.46%,同比提升了0.88個百分點。
中行副行長王緯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主要拉動手續費增長的因素是中行境內基金的代銷、理財業務、互聯網支付,托管業務收入,以及境外代客買賣,股票傭金收入增長比較好。
郵儲銀行副行長張學文也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上半年,代銷業務增長是郵儲銀行中間業務增長的主要來源。得益于財富管理體系的升級,郵儲銀行實現了客戶價值和客戶資產增值雙提升,上半年實現代理業務手續費收入99.49億元,同比增長126.53%,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中占比超過4成。
伴隨著銀保監會《理財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的施行,代銷業務成為理財子公司的另外一個發力點,銀行及理財子公司都在大力拓展代銷渠道,提高相關收入。
王緯表示,下半年中行將適應形勢變化,持續加強產品創新,提升市場營銷能力,更好滿足居民收入與投資的理財需求,努力促進手續費凈收入保持穩定增長。一是加大跨境業務國際結算,以及結售匯等傳統優勢業務的拓展力度,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二是搶抓資本市場改革深化,居民投資理財意愿提升的契機,進一步深化全量客戶金融資產管理理念,加大加快基金代銷,理財資格,以及托管等業務的發展步伐。三是適應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要求,依托場景建設,堅持獲客、活客、留客并舉,深挖互聯網支付等領域的增長潛力,促進線上業務收入較快增長。
對決財富管理
自2020年以來,財富管理業務是國內銀行角力的重點領域,大力推進財富管理業務已經成為國內銀行業的共識。六大行在中報中也披露了財富管理業務相關數據。銀行個人金融資產(AUM)等關鍵數據指標增長情況可觀。
其中,郵儲銀行AUM達12.03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近8000億元;工行管理資產規模達到4.67萬億元,資產托管規模20.64萬億元。交行管理的AUM規模近3.9萬億元,理財、基金、保險、信托等財富管理產品在AUM增量中占比超六成。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35.18%,增幅創近三年新高。
銀行理財子公司上半年凈利潤較上年同期有所提升,理財業務等手續費收入也帶動了銀行中間收入穩定增長。
隨著資管新規的推進,理財子公司也成為銀行財富管理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大行理財子公司中,交行旗下交銀理財實現凈利潤同比翻倍增長,截至報告期末,交銀理財上半年實現凈利潤 6.06億元,同比增長99.47%。農銀理財實現凈利潤5.85億元,建信理財為5.29億元,中銀理財為4.85億元,中郵理財4.47億元,工銀理財上半年凈利潤3.3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0%。
未來,銀行在這一領域的爭奪將更加激烈,銀行在業績發布會上也提出了未來的規劃和路徑。交行副行長周萬阜介紹,“十四五”時期,交行財富管理業務的發展目標是,力爭零售客戶AUM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4%,財富管理業務收入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0%。為維持這一目標,交行將圍繞強化綜合化經營優勢,堅持開放、定制原則,打造“金融資產+數據資產”的增長模式以及打造養老金融的“交行名片”等四方面進行系統性改革。
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表示,要持續地、堅持不變地推動財富管理戰略。劉建軍稱,“12萬億元AUM有一個很重要的結構特點,就是儲蓄存款占比78%,這意味著更多的客戶可能需要通過財富管理把一些儲蓄存款轉化成財富管理產品,來分享中國經濟成長的成果。這需要我們持續地來啟蒙廣大客戶的理財意識、培育他們的理財能力。我相信今天78%的儲蓄存款就是未來發展財富管理重要的資金支持,這是我們巨大的優勢。”(記者 胡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