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監管的罰單就找上門了。被罰的原因之一,是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處罰的對象,是浙江臺州的4家銀行。
近日,浙江銀保監局官網公布了4份罰單,該局臺州分局出具的處罰決定書顯示,當地的4家銀行,因貸款被挪用炒房、流入股市等原因,被合計罰款331萬元,處罰書出具時間為2月22日,公布時間則為2月26日、3月2日。
巧合的是,就在這些銀行被罰一天之后,杭州在3月3日發布通知,嚴禁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除了臺州之外,紹興、衢州、湖州等地的多家銀行,去年底以來,也因同樣的原因被監管處罰。同期,因消費貸、經營貸違規流入樓市,江蘇、四川、重慶等地監管也對多家銀行進行了處罰。之前,北京、上海、廣東已相繼出臺措施,圍堵經營貸炒房之勢已成。
隨著監管收緊,套取經營貸炒房已非易事。根據第一財經記者調查,經營貸利率水平出現上升勢頭,有銀行的經營貸利率已達5%左右,相對住房按揭貸款利率已無優勢可言。
圍堵經營貸炒房
3月3日,杭州發布通知稱,嚴禁發放用于購房首付款或償還首付款借貸資金的個人經營性貸款、消費貸款;嚴格個人經營貸、消費貸真實性審查,加強貸后資金管理,以防范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在具體的管理上,杭州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客戶資質和信用狀況審核,關注客戶獲得經營性貸款資格的時間、第一還款來源,審慎發放以企業實際控制人身份申請的個人經營性貸款,必要時要求借款人提供納稅信息,不得以抵押物估值代替借款人收入審查,近期申請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或購買住房的客戶,應審慎發放個人經營性貸款;金融機構如發現用借款人違規獲得經營性貸款提供“過橋”資金、以“空殼公司”包裝借款人資質等行為的中介機構,應立即終止合作。
雖然杭州尚未有銀行受到處罰,但臺州、紹興、衢州、湖州等地,已開始圍堵經營貸、消費貸炒房,最近幾個月,多家銀行收到監管罰單,就在幾天前,臺州4家銀行因此被罰。
浙江銀保監局信息顯示,2月26日、3月2日,平安銀行臺州分行、天臺農商行等4家銀行,因貸后管理不到位,貸款被挪用炒房、流入股市等原因,被監管合計罰款331萬元,處罰最重的天臺農商行被罰款94萬元。
除了臺州,1月19日,某國有大行衢州分行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房市、股市或證券賬戶虛增中間業務收入,被罰款95萬元,湖州一家銀行因違規發放固定資產貸款、貸款被挪用購房被罰款85萬元,紹興則有兩家銀行各被罰款30萬元。
“利用經營貸炒房,主要發生在去年上半年。”浙江某上市銀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種情況出現后,監管、銀行及時調整了策略,去年下半年經營貸炒房就比較少了,但也難以杜絕。
除了杭州,經營貸、消費貸炒房已經遭到監管全面“圍剿”。2020年底,央行、銀保監會將銀行分為五檔,設定了房地產、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兩條紅線”之后,上海、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房貸額度開始吃緊。北京、廣東、上海等地監管近期均下發通知,防范個人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從監管處罰信息來看,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近期未有銀行因經營貸、消費貸違規流入樓市被罰。但江蘇、成都、重慶等熱門地區、城市,監管對此開出了多份罰單。
江蘇銀保監局信息顯示,去年12月以來,蘇州、常州的3家銀行或相關人員,分別因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執行不到位、個人經營性貸款資金用途管控不到位、消費貸款流入房地產領域,兩次被監管罰款。四川、重慶各有一家銀行,因同樣原因被監管處罰。
為何小銀行居多?
在銀行信貸資金中,經營貸是違規流入樓市的主力,但消費貸的作用也不可小覷。
浙江銀監局信息顯示,在臺州、衢州等地受罰的8家銀行,監管雖然沒有在違規事中提及經營貸,但7家銀行的處罰決定均明確表示被罰原因包括信貸資金違規流入樓市。重慶銀保監局近期開出的一份罰單則稱,受罰銀行的小微快貸產品無法有效管控資金用途,貸款被挪用于購房、以貸還貸、貸款用于給他人提供借款等。
還有多家銀行因消費貸用于違規炒房受罰。根據監管信息,蘇州一家銀行或相關責任人,因個人消費貸流入房地產領域,近期兩次被監管處罰。浙江紹興、四川也各有一家銀行,因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市而受罰。
從數量上看,近期受到處罰的銀行中,城商行、農商行、村鎮銀行等占據了大多數,而國有大行、股份行則為數不多。
監管處罰信息顯示,臺州最近處罰的4家銀行中,只有一家為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其他3家均為地方性銀行,包括一家當地農商行、兩家村鎮銀行。而紹興、衢州、湖州等地去年底以來受罰的4家銀行,除了一家為國有大行,其他兩家為城商行,一家為村鎮銀行。
而江蘇因同樣原因近期被罰的3家銀行中,也有兩家是城商行、農商行,只有一家為股份制銀行,四川、重慶兩地被罰的銀行中,亦有一家城商行。
“去年經營貸競爭比較激烈,有些銀行完不成任務,特別是上半年,為了完成考核目標,一些銀行貸款審核不嚴,剛好那時候熱門城市房價又漲得比較快。”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說,進入下半年之后,隨著監管、銀行政策調整,類似情況比較少了。
“監管比較關注的是個人通過買‘殼’、‘借殼’,利用沒有實際經營業務的企業,貸款炒房,但是一些企業主利用正常經營的企業,套取經營貸炒房的情況也很難完全排除。”上述浙江銀行人士說,雖然類似情況難以完全避免,但企業大量套取經營貸炒房的可能性不大。
經營貸利率已漲
即便監管政策沒有收緊,眼下通過經營貸、消費貸炒房,已并非一件劃算的事。
去年2月疫情期間,為了減小疫情對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沖擊,監管推出了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減免利息、延期還款等支持措施,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貸款貼息等政策。在此情況下,小微企業經營性貸款的利率低于個人住房按揭貸款利率。此時,恰逢部分城市房價上漲,經營貸逐漸成為一些投機客炒房的資金來源之一。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扶持政策逐步退出,以及監管嚴控資金違規流入樓市,部分銀行經營貸的利率開始出現上行。
第一財經記者從某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深圳分行獲悉,該行目前的經營貸利率比去年小幅上升了0.1個百分點,如果住房按揭貸款仍然按照4.65%的利率執行,經營貸利率已沒有優勢。雖然部分經營貸利率可以下調,但對企業資質要求比較高。
上述浙江上市銀行人士說,去年上半年,經營貸年化利率可以降到3.4%,最低的甚至在3.3%以下,高的則在3.8%左右,但目前基本要按5%執行,套取經營貸炒房的空間已經不大。“除非是企業特別優秀,或者季末沖業績的時候,才會下調貸款利率。”
而今年,銀行貸款利率上升也將是大概率事件。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2日稱,因為整個市場利率回升,估計今年貸款利率會有回升和調整。
除此,由于銀行在準入門檻、審核標準、貸后管理方面趨嚴,利用經營貸炒房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第一財經記者此前從深圳多家銀行獲悉,銀行審核時,要嚴格審核貸款人的經營、收入,是否與貸款金額匹配,貸款用途的監管也更為嚴格。
“如果自有資金不足,用經營貸炒房的還款壓力會很大。”深圳某股份制銀行支行行長說,相對于住房按揭貸款,經營貸的期限比較短,即便是分期還款,每次還貸的金額也在幾十萬乃至上百萬,自身現金不足的情況下,貸款人將承擔極大的資金壓力,一旦資金出了問題,風險很大。(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