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7月以來一路瘋漲,直至近兩日才有所降溫回調。不過市場用連日來的萬億交易量“舉手”表示,A股已身處牛市。
在此契機下,更多銀行理財資金也對進入資本市場蠢蠢欲動,“窗口已經打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
牛市來了
7月首個交易日,滬指上漲1.38%,收報3025.96點,這是自3月11日以來首次重返3000點。除滬指大漲外,深證成指也上漲1.01%,收報12112.96點。至7月15日,滬深兩市實現連續第十個交易日交易額破萬億元,連續第八個交易日破1.5萬億元,資金流入A股市場熱情不減。
股市回暖契機之下,此前受債市深度回整而浮虧數月的固收投資類銀行理財,也動了加碼權益類投資的念頭。
據界面新聞了解,目前已有銀行理財子公司調整了股債配置比例,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已在研究進一步加碼權益類投資的過程中。
“固收類投資產品收益率的低迷,讓很多投資者撤出資金,轉投基金類產品,投資者心態的改變倒逼機構權衡產品配置”,業內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
交銀理財日前發布的《2020年下半年大類資產配置展望報告》中建議細分類別資產配置:對A股和港股在短期、中期的配置建議上給予“超配”,而對利率債、存款等資產在短期、中期的配置建議上給予“低配”。
《報告》指出,對存款及利率債等給予“低配”的原因在于短期資金利率仍處在逐步向政策利率靠攏的趨勢中,同時長端利率繼續寬幅震蕩可能性較大,資金面相對上半年邊際收緊,因此建議多看少動,擇機把握交易性機會。
而對于A股和港股,交銀理財認為,寬松的資金面會增加機構配置股票類資產的力度,寬信用背景下盈利修復帶來估值提升。另外,港股估值處于低位,則受益于風險偏好提升和盈利改善。
交銀理財認為,一方面,從估值水平來看,恒生指數和上證指數在全球處于較低水平,具有相對配置價值;另一方面,隨著納入權重和外資流入比例的提高,本地市場與美國股票市場的相關性均加強,投資風格趨同。同時,外圍貨幣寬松的背景下,下半年流入A股的外資或將繼續為A股市場帶來流動性。
“基于寬信用預期,市場對于2020年的盈利預測普遍樂觀,盈利修復成下半年A股上攻主線。科技、消費和醫藥生物行業估值均已處于歷史高位,在下半年預期CPI、PPI增長的背景下,建議相對調低配置比例。金融和周期性行業普遍估值較低,若出現行業輪動,估值接棒,或帶來結構性行情”。
監管支持
事實上,近年來監管已多次表態,鼓勵銀行理財資金布局權益市場。
2018年,銀保監會曾下發理財新規,規定商業銀行的公募理財產品可以通過投資各類公募基金間接進入股市,私募理財產品則可以直接投入股市。相關政策指引為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指明了可行的路徑,有利于銀行資管拓寬收益譜系,分散市場風險,也有利于我國權益市場客戶結構的改善。
而銀行理財子公司擁有“公募”和“私募”雙重牌照,且依托于母行資源,更加具有一定的客戶和渠道優勢,投資范圍較廣,有利于分散投資風險,理財子公司還可與其他類金融機構展開多種合作形式,優勢互補。業內普遍認為,理財子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可為資本市場提供更多的增量資金。
今年6月18日陸家嘴論壇上,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銀保監會擬推出六項舉措支持資本市場發展,其中一項便是,加大權益類資管產品發行力度,支持理財子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牌照齊全、監管鼓勵,機構合作便利加上母行的巨大資源優勢,市場對銀行理財子公司自誕生起就寄予了入局資本市場的厚望。理財新規至今已推行兩年,加之市場的回暖,此刻加碼權益類投資或許是恰當的時機。
緩步“試水”
傳統的銀行理財一向以穩健、低風險、甚至保本的特點來吸引投資者,此前固收類理財產品的浮虧已經使得投資者們喋喋抱怨,若增配權益類投資,投資者們能承擔相對較高的風險,接受凈值波動嗎?銀行和理財子公司現有的投研團隊能控制好風險嗎?
投研能力的建設、風控的把握,以及對投資者的教育和引導,無疑都是銀行和理財子公司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有理財子公司人士對界面新聞表示,我國商業銀行理財資金投資權益市場尚處于起步階段,理財子公司的相關投資經驗、人才儲備、風控和投研能力,都尚欠成熟,投資者對于在銀行買權益類投資的中高風險型產品的接受能力也差強人意。
根據中國理財網披露的信息,截至7月15日,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共有1295只,其中權益類產品數量則為0,3只權益類產品在預售中。
而根據普益標準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22日,我國商業銀行存續17109只凈值型理財產品,其中投資權益類資產的產品有166只,占比0.97%(資金投資的權益類資產類型包括股票、債權類、衍生品類、收益權和基金類資產)。
從銀行類型來看,國有控股銀行發行67只,占比30.18%;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12只,占比5.41%;城市商業銀行發行87只,占比39.19%。
從資金投向來看,這166只涉足權益類資產的產品,有150只底層資產配置了債券類資產和貨幣市場工具,占比90.36%;有6只產品主要投資權益類資產,占比3.61%;另外有10只產品沒有披露資金投向。
根據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中,70%至80%都配置了權益類資產或金融衍生品,配置比例大多在20%或30%以內,相對于2019年來看,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有所提升。
“市場行情、機構投研能力和投資者偏好,三者是互相影響、相輔相成的,”北京銀行一位理財產品經理向界面新聞表示,“機構不會看到‘牛市’就見風使舵,固收類穩健產品仍然是銀行系的重頭,權益類產品如何增配和創新還要再長期研究。”
關鍵詞: 股市銀行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