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民航局網站消息,中國民航局召開7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新聞發布會主要介紹民航6月份及上半年安全情況、運輸生產情況、運行保障情況、國際航空貨運情況四方面內容。
以下是發布會文字實錄:
記者:民航業二季度整體利潤表現如何,是否已經顯示回暖的跡象? 民航局有何措施促進行業的恢復?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靳軍號:新冠肺炎疫情對民航行業造成巨大沖擊,運輸生產急速下降,經濟效益大幅下滑,2月份行業虧損246億元,創歷史單月最大虧損記錄。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全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航空市場需求逐漸恢復,企業效益形勢持續向好,民航行業虧損逐月減少, 6月份虧損76.2億元,較2月份減虧170億元,較5月份減虧38億元,其中航空公司、機場分別較上月減虧15.3億元、 2.1億元,保障企業整體利潤較上月增加20.6億元。整體來看,二季度行業虧損342.5億元,較一季度減虧38.5億元。
為促進行業穩定發展,民航局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在前期出臺的16項扶持政策基礎上,在財經政策、行業政策、貨運政策等方面,又出臺8項扶持政策,為企業紓困。財經政策方面,落實好減免航空公司民航發展基金政策等。行業政策方面,繼續優化航線航班許可管理,簡化航線航班審批程序、時刻協調程序等,貨運政策方面加大航權時刻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加強航空貨運樞紐機場海關能力建設。一攬子“16+8”項政策,給航空公司年減負約100億元。
下一步,民航局將加大宏觀政策扶持力度,激發市場主體自身活力。一是進一步落實“16+8”支持政策,確保到位。二是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牽引優化政務服務,進一步精簡行政許可事項,梳理疫情防控以來在航線航班審批、時刻配置、飛行計劃管理等方面好的做法并固化;以安全為導向,適當放松航空公司分公司設立門檻;分級分類開展基于運行風險的無人機適航審定,促進無人機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準入開放,動態調整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跨境服務負面清單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深入推進“證照分離”等審批改革試點,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第七航權政策落地見效。
關鍵詞: 民航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