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經濟”泛指以云技術為支撐的社會經濟形式,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封城”、居家隔離等措施在有效防止病毒傳播的同時也為諸多“云經濟”模式的落地提供了土壤。春節過后,居家消費、遠程辦公、線上診療、在線教育等“云模式”,激發了“云經濟”巨大潛能。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云經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線上業務高歌猛進,“云經濟”快速發展的背后既有現實需求作為支撐,也有政策支持的效果。“云經濟”加速發展,一方面有效維持經濟正常運行,另一方面也激發了不少新的經濟增長點,有效促進消費提質升級和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具體來看,各地支持“云經濟”的政策各有側重。貴州省發布《多彩貴州促消費百日專項行動方案》,提出將積極支持發展“智能+”“宅經濟”“母嬰經濟”等消費新業態;安排不低于500萬元資金向各類云服務消費企業用戶發放“云使用券”;支持企業“上云用云”,持續增加經濟增長點。
青島市稅務局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推出了“云辦稅、云服務、云培訓”等一系列服務舉措。同時,深化“非接觸式”辦稅服務,突出“云辦稅”服務舉措,引導各區稅務局延伸服務觸角,為納稅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辦稅環境。
萬博新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劉哲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部分地方政府出臺了支持企業“上云”的政策,向企業發放“云使用券”,鼓勵企業加速互聯網融合速度和程度。還有部分地方政府探索的“云”模式對于國內地方政府招商引資、企業辦稅辦證辦照也具有借鑒意義。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時間超出預期,提升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生活的信息化度,既是適應新冠肺炎疫情后期防控模式的客觀需要,也符合企業向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轉型的大趨勢,預計“云經濟”會成為未來重要的商業模式和經濟形態。
盤和林表示,“云經濟”促進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化危機為轉機;也是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良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極大地開拓了“云”的應用范圍,為傳統企業推進管理數字化轉型和開展線上商業模式打下了基礎,也有利于孕育新業態,尤其是依托云計算方式的業態。可以說,未來政務、醫療、娛樂、教育等各個行業都具有較大的云上發展機會,對整個經濟與社會發展來說都是強大的助力。
同時,劉哲也指出,“云經濟”發展還需要注意兩方面問題:第一,企業在進行“云投資”時,需綜合考慮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短期需求和經濟恢復之后的常態需求,綜合評估市場規模和持續的客戶需要,避免盲目投入。第二,當前仍處于“云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在進行“云創新”時,需要合理評估企業的盈利模式和盈利能力,做好現金流管理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養。(記者 孟珂)
關鍵詞: 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