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華僑城集團(以下簡稱“華僑城”)處置資產的步伐在加速。有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稱,曾以大筆投資“旅游+地產”模式著稱的華僑城,或正將“回血”視作頭等大事。
9月18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發布消息,云南文投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擬轉讓云南滇中文投置業有限公司51%股權。
天眼查顯示,云南滇中文投置業目前有兩個股東,云南文投建設投資和云南滇中城市建設投資,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云南文投建設投資是云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的全資子公司,華僑城通過全資子公司華僑城(云南)投資有限公司持有云南文化產業投資控股集團51%股份。
這并非華僑城首次處置云南資產。今年6月14日,華僑城全資控股的云南騰越翡翠城有限公司擬轉讓盈江縣大盈江玉石城有限公司100%股權;7月1日,華僑城掛牌轉讓盈江縣大盈玉石城有限公司100%股權以及云南華僑城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7月11日,巍山華僑城世博南詔文化旅游公司擬以企業增資方式置出40%股份,用于項目開發;7月14日,將文旅科技轉讓給云南旅游;7月23日,掛牌轉讓昆明華僑城25%股權及6380.92萬元債權。
今年8月14日,北京產權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華僑城控股的云南云旅房地產(簡稱“云南文旅”)擬掛牌轉讓持有云南世博華兆置業有限公司50%的股權。8月13日,云南云旅擬轉讓昆明萬瀾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50%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華僑城集團董事長段先念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非常看好并堅定不移地把云南打造成華僑城集團“第二總部”。
襄陽公司股轉讓掛牌1天后撤回
事實上,云南只是華僑城在全國范圍內出售資產的一個縮影。華僑城的出售動作還包括:今年1月轉讓南京康星科技產業園運營管理有限公司17%股權、5月轉讓重慶悅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100%股權、6月轉讓西安思睿置地有限公司80%股權及相關債權、8月轉讓天津嘉運置業有限公司49%股權……
9月9日,襄陽華僑城文旅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襄陽華僑城”)擬轉讓襄陽文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90%-100%股權。公開資料顯示,襄陽華僑城主要負責襄陽文化旅游示范區項目開發建設,襄陽文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為襄陽華僑城全資子公司,成立時間還不到1個月。
上述掛牌信息披露后引發了媒體的關注,甚至有媒體稱“華僑城文旅‘敗走襄陽’”。或許迫于輿論壓力,或許因為其他原因,襄陽華僑城9月10在公眾號發表聲明,稱華僑城投資襄陽是集團重大戰略布局,公司充滿信心,項目正有序、高效推進各項開發建設工作。重慶產權交易所信息披露亦顯示,襄陽文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股權轉讓“已撤牌”。
襄陽文城實業股權轉讓“撤牌”是否迫于輿論壓力?后期是否會再次掛牌轉讓?中國網財經記者曾就此對華僑城進行采訪,但華僑城并沒有正面回答此問題,僅表示目前項目正在有序、高效推進各項開發建設工作。
從華僑城給出的項目進度信息來看,襄陽華僑城項目未來兩年將陸續開業。不過,項目施工建設后續所需的資金從哪里來?多位投資者表示,華僑城此次襄陽文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掛牌出售的舉動,不排除或為舒緩資金壓力。
華僑城A總負債一年激增近700億
在密集處置資產釋放出“瘦身”信號的同時,華僑城也在“買買買”。
中指研究院日前發布的1-8月房企拿地排行榜顯示,華僑城以302億元的金額位居第16位。由于文旅回報周期長,大筆投資對華僑城的現金流管理能力形成了極大的考驗。
以華僑城旗下主要上市公司華僑城A為例,截至2019年6月末,華僑城A的總負債為2566.49億元,與上年同期的1882.09億元相比增長了684.4億元;資產負債率為76.7%,上年同期為73.28%。
與此同時,華僑城A的經營性現金流也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這個數據分別為-79.14億元、-99.84億和-85.44億元。
華僑城A在2019年半年報中提到,將全面梳理盤點公司現有可售貨源和土地資源,重新審視各項目開盤、回款計劃,按照“緊前不緊后”的原則,力爭開盤節奏再提速、回款周期再縮短,加快現金回流,控制負債率。其中對于去化難度大的產品,積極通過資產證券化、股權轉讓、資產處置等方式,快速盤活。
旗下多家公司因違規遭監管處罰
資金壓力下,華僑城旗下公司違規頻現。9月16日,北京海關網站公開亦莊海關行政處罰決定書,對北京世紀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作出處罰,原因是當事人申報不實行為違反了海關監管規定,共計造成漏繳稅款64.32萬元。
今年7月底,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于被重慶市規劃局兩江新區分局處罰,案由是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擅自開工修建相關項目。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因在深圳南山區深灣三路南行實施了建設單位未經審批同意占用、挖掘道路的違法行為,被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罰款5萬元。
此外,今年9月,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近期發布的消息顯示,深圳市僑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紅色警示3個月,警示期限是2019年9月13日-12月12日,原因是由其監理的天鵝湖花園(三期)施工總承包工程(一標段)2019年6月27日,工地發生安全事故造成一名施工人員死亡。
資料顯示,北京世紀華僑城實業有限公司、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深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圳華僑城房地產有限公司、深圳市僑建工程監理有限公司均為華僑城旗下的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華僑城旗下項目去年曾發生兩起事故。住建部官網顯示,2018年3月23日,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鄞州新城區鐘公廟地段YZ07-06(B-1一期)、YZ07-06(B-3)地塊工程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死亡1人。該項目的建設單位為華僑城全資子公司寧波華僑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8日,東部華僑城大俠谷海洋廣場塔臂在拆除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拆除配重塊時,塔臂突然上升后墜落,造成2人死亡1人重傷。經調查認定,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對該事故負有管理責任,被處以35萬元罰款,并因此登上了深圳市12月份安全生產不良記錄“黑名單”。據了解,深圳東部華僑城有限公司被納入市級“黑名單”管理的起始時間為2018年12月24日,到期時間為2019年12月23日。
關鍵詞: 華僑城密集拋售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