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信電器發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信電器凈利潤為6220.55萬元,同比下滑81.48%。海信電器方面解釋稱,因國內彩電行業需求持續萎縮以及東芝經營虧損導致報告期內利潤減少。
對于其利潤大幅下滑的原因,分析人士指出,家電消費與中國的房地產住宅行業景氣度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房屋裝修時會成套購買家電,近年來房地產下行壓力大,家電領域的消費需求也相應大幅度減少。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截至8月12日收盤,海信電器收報7.56元,市值為98.92億元,較今年年初以來股價下跌12.02%,市值縮水近68億元。
某海信銷售店面 中新經緯 張燕征 攝
上半年凈利暴跌超80%
近日,海信電器發布2019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151.04億元,同比增長7.79%;凈利潤6220.55萬元,同比下滑81.4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虧損8622.3萬元,同比下滑139.46%。
梳理財報發現,海信電器凈利潤下滑已經成為近兩年“常態”。從去年開始,海信電器季度凈利潤就持續保持超15%的降幅,連續5個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負,甚至在今年一季度凈利潤同比下跌超90%,凈利潤僅為2679萬元。
數據來源:海信電器財報 中新經緯 張燕征制圖
對于上半年業績驟減的原因,海信電器表示,由于全球電視市場出現波動,且中國電視市場需求疲軟,導致存量競爭和價格戰競爭愈發明顯,此外,2017年收購的東芝彩電業務繼續虧損。
“收購東芝有利于進入國際市場,但銷售渠道的問題還在解決,目前還在虧損狀態。”海信電器生產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對中新經緯客戶端稱。
在北京某大型家電銷售廣場的海信電器線下實體店內,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海信電視雖開展各種折扣促銷活動,來店內選購的消費者卻寥寥無幾。店內展示的彩電價格從3000元至10000元左右,標簽顯示“直降1000元”、“分期零首付零利息”等信息。店內銷售人員稱,配合廣場8月份的活動,部分彩電在上述優惠價基礎上還可以再減免600元左右。
中新經緯客戶端注意到,除了線下實體店折扣幅度大以外,在天貓海信電視官方旗艦店內,店面宣傳為“下單立減300元”,此外還有“限時再省500元”“購物卡200元”等優惠活動,電商平臺上顯示,最低僅需749元就可以購買一臺32英寸藍光高清平板液晶電視機。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國內彩電的家庭高擁有率及大屏智能手機的替代效應,彩電銷售量的下滑趨勢難以扭轉,通過降價獲得市場占有率,彩電利潤率很難提升。
“隨著彩電市場需求日益飽和,2019 年上半年彩電均價同比下降 9.4%,但市場規模并未實現增長。”奧維云網消費電子事業部總經理朱圓圓曾表示,經過幾年激烈競爭,中國彩電市場利潤進一步壓縮,市場規模增長也陷入停滯。彩電市場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壓力已經蔓延至消費市場、全產業鏈、品牌生存、技術創新等方方面面。
彩電真的賣不動了嗎?
據悉,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銷售量價齊降,部分企業面臨嚴重生存危機。繼2018年14個品牌退出彩電市場后,今年上半年又有9個品牌出局。
中怡康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零售量2194.3萬臺,同比下跌4.3%;零售額646.50億元,同比下降13.1%;平均單價2946元,同比下降9.3%。相較于2016年國內市場彩電零售量創下5205萬臺的歷史記錄后,彩電市場進入連續下降的趨勢。
與國內整體彩電銷售量下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端電視需求量持續增長。海信電器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激光電視銷量同比增長104%。其中,海信激光電視在80英寸及以上大屏市場的銷售量占有率達到48.8%。
“家電是最符合‘金九銀十’銷售規律的商品,現在可以說是家電市場的銷售旺季,但銷售量總體來說還是一般,有些舊款產品賣不動,但8K激光電視賣得還不錯,今天賣出去了2臺,一星期賣各種型號的彩電總共20臺左右。”上述店內銷售人員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
海信激光電視 中新經緯 張燕征 攝
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近年來,中國家電銷售經過多年的高速增長,目前市場容量已經達到飽和。其次,家電消費與中國的房地產住宅密切相關。一般情況下,消費者在房屋裝修時會成套購買家電,這幾年房地產下行壓力大,家電領域的消費需求也相應大幅度減少。此外,進入家電市場的競爭對手也越來越多,開始進行“價格戰”,小品牌的家電因盈利困難在不停地“死掉”,但是家電大品牌依然在打“價格戰”。
“很多家電行業品牌追求‘大而全’‘多又廣’,這就會導致品牌的資源不聚焦。在現階段,家電市場面臨著升級換代的需求,打造高端智能家居,迎合消費者消費升級的需求,應該是海信電器的主要落腳點。”徐雄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