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體育(02020,HK)再遭做空,7月8日跌7.32%。
7月8日,知名做空機構Muddy Waters Research(以下簡稱渾水)發布報告《ANTA Part I:Turds in the Punchbowl》。
渾水在報告中表示,投資者不能依賴安踏體育的財務狀況,因為安踏體育之所以能實現行業領先的營業利潤率,并不是因為它的經營狀況非常好,而是它利用許多秘密控制的一級分銷商,欺騙性地提高了利潤率。
渾水直稱欺詐
渾水在報告中表示,有確鑿證據表明安踏秘密控制著一定數量的經銷商。在報告中,渾水提供了文件證據以證明安踏秘密控制27家經銷商。其中至少25家是一級經銷商。這些被秘密控制的經銷商大約占據了安踏品牌70%左右的零售額。
渾水進一步指出,安踏的一級經銷商并非獨立的第三方。“事實上,安踏的高管都知道其通過代理所有者(proxy owners)對一級經銷商的控制,然而,所謂的‘獨立分銷商’是一種假象,安踏的高管通常將其稱為‘子公司’。我們認為安踏控制這些子公司是為了操縱其財報。”渾水稱。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渾水的上述報告分為“欺詐行為如何進行”“秘密控制經銷商”和“附錄”三個部分,其中包含大量采訪摘錄、書面記錄及原始訪談記錄。
那么,渾水所謂的“欺詐行為”指的是什么?報告指出,安踏制造出獨立經銷商的假象,而這種手段主要通過一家名為“晉江韻動商務咨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江韻動)得以實現。啟信寶信息顯示,晉江韻動成立于2008年3月,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彭清云,彭清云持有公司100%股權,公司總經理為王華友。
渾水的報告稱:“所謂的經銷商只不過安踏公司董事長丁世忠的代理人,晉江韻動雖然名義上歸彭清云所有,但彭是丁世忠的代理人,而晉江韻動的總經理王華友同時也擔任安踏的高級執行官,晉江韻動控制著安踏的許多一級經銷商。安踏高管常將這種安排稱為‘左右手關系’,其中,上市公司安踏是‘右手’,經銷商則是‘左手’。”
對此,時尚資訊機構No agency創始人唐小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如果上述報告指出的問題屬實,那么安踏公司就存在欺詐。因為獨立第三方和子公司存在明顯區別,且渾水指控70%~80%的安踏品牌收入來自其所控制的一級經銷商,若這一情況屬實,安踏理應披露各公司占比及公司或大股東在經銷商子公司的持股情況。”
不過,在上海良棲品牌總經理程偉雄看來,安踏的上述模式無可厚非:“經銷商相當于是安踏自己的關聯公司,同時由丁世忠家族成員控股,只不過沒有在上市公司的層面體現出來,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商業模式,福建的很多鞋服公司也是這種模式。”
至于安踏上市公司是否借此抬高利潤率,程偉雄認為目前無從考證,但不排除該種商業模式下存在關聯交易。
從渾水的做空報告標題來看,其做空安踏的報告可能不止這一份,其在報告開頭稱,這僅是“一系列證明安踏欺詐的第一個報告”。
安踏屢遭做空
截至《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時,安踏尚未發布針對上述報告的具體聲明。不過,安踏體育7月8日午間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在當日下午1時起已暫停買賣,并稱渾水公司的報告載有不實及有誤導成分資料,將以公告回應澄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安踏體育7月8日午間收盤報51.25港元/股,跌7.32%,市值蒸發超過百億港元。
事實上,此次沽空報告的發布距離安踏上次被沽空還不到兩個月。
今年5月30日,沽空機構Blue Orca Capital創始人Soren Aandahl在2019 Sohn香港投資論壇上分享了其做空安踏的報告,質疑安踏旗下品牌FILA斐樂內地收入不透明,認為安踏股價有高達34%的下降空間,每股只值32.93港元。
彼時,安踏體育發布了澄清公告,提示稱董事會認為相關指控中含有若干事實性錯誤、誤導性陳述及無根據猜測,并有可能導致不尋常的價格波動,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買賣公司證券時應審慎行事。公司還在公告中表示:“股東應知悉相關指控為沽空機構的意見,而沽空機構利益一般而言與股東的利益可能并不一致,而且相關指控可能旨在蓄意打擊對本公司及其管理層的信息并損害公司的聲譽。”
而另一次在鞋服行業內引起震蕩的沽空則發生在2018年6月,彼時沽空機構GMT Research發布了一份題為《中國體育用品:造假還是驚艷》的做空報告,其中指出安踏、特步及361度等7家企業有財務造假嫌疑。安踏隨后發布了澄清公告,強烈否認GMT Research報告中的有關指控,特步、361度也作出了類似的否認。隨后安踏也得到包括中信證券等券商的支持,使得GMT Research的上述做空不了了之。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遭到3次做空,安踏為何頻繁被沽空機構“盯”上?唐小唐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道:“一方面是公司營收增速快、股價持續大漲、收購等因素吸引投資機構和做空機構的強烈關注,另一方面原因則是源自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會計制度,業績披露子項非常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