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東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吳人壽”)發布2018年度信息披露報告。年報顯示,東吳人壽2018年凈虧損1.8億元。
業務方面,東吳人壽2018年實現保險業務收入18.9億元,較去年同期的51.5億元,同比下降63.2%。另外,東吳人壽2018年的規模保費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幅度也較為明顯。據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東吳人壽2018年實現規模保費39.2億元,同比下降46.5%。
針對2018年保險業務收入的下降,東吳人壽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這主要是由于公司主動縮減銀保躉交保費造成的。具體來說,2018年公司實施價值轉型,大力發展價值型期交業務。同時,鑒于壽險市場和資本市場發生深刻變化和調整,主動收縮規模型產品銷售。其中,銀保躉交保費較2017年縮減了40多億元。
而與保費收入下滑態勢相反,2018年東吳人壽的退保金則由2017年同期的2822.2萬元增長至39.3億元。
對此,東吳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退保金大幅增長是由于2016年銷售的預期存續期較短的躉交型產品退保所致,退保金額在預期和控制范圍內,不會造成流動性問題。同時,公司將不斷深化全面風險管理,加強包括流動性風險在內的風險因素的預防和監測,確保穩健經營。
對于東吳人壽來說,2018年變化較大的還有董事長及總裁任職的同時變更。
據東吳人壽2018年9月11日公告,推舉沈曉明擔任董事長。總裁任職方面,自2018年10月29日宣布徐建平不再擔任總裁職位后,東吳人壽于今年1月28日公告稱聘任錢群為新任總裁。目前,新任總裁任職待取得銀保監會核準批復。
資料顯示,東吳人壽成立于2012年。自成立以來,東吳人壽僅于2015年盈利1億元,其余年份均為虧損。截至2018年底,東吳人壽累計虧損10.6億元。
針對目前的虧損狀況,東吳人壽新一屆高管將有哪些規劃?對此,東吳人壽相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財務虧損較2017年大幅收窄,預計2019年有望進一步改善,并將于2020年實現盈利。2019年一季度,公司經營開局良好。同時,公司還將采取三項措施,謀求高質量發展。一是調整和優化產品結構,不斷提高價值型期交業務占比,加快建立續期拉動業務增長模式;二是加強財務成本管控,嚴格預算管理,促進降本節支;三是抓住資本市場機遇,在控制投資風險的基礎上提高投資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