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流傳一張“首屆中國反食品添加劑聯盟大會”在北京召開的照片,引發業界專家質疑。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饒平凡表示,反食品添加劑是反科學的,有違于科學精神及世界食品工業的現實。而該聯盟發起者山西杏汾酒業曾因廣告倡導人們飲酒等內容被罰。
“反食品添加劑聯盟”未在民政部登記
從該大會公開的照片來看,該大會由“中國反食品添加劑聯盟”與“北京世博威國際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山西社區媽媽超市有限公司”承辦,協辦單位包括“聯合國世界民生事務署”、“中國記者聯盟網”,媒體支持為“中國食品雜志社”。
隨后,該聯盟遭相關方澄清和業界質疑。4月19日,中國食品雜志社發表公開聲明,稱與“中國反食品添加劑聯盟”沒有任何關系 ,也未給予媒體支持單位授權。同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撰文稱該機構“不靠譜”。
同日,在2019年國際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上,大會主持人、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饒平凡教授指出,“中國反食品添加劑聯盟”是在中國香港注冊的一個組織,在中國內地的活動涉及違規。“這一主辦單位的身份不明,法律地位不明。”饒平凡表示,活動的另外一個協辦單位“聯合國民生事務所”為虛構的組織,并不存在。而新京報記者通過民政部“全國社會組織信息查詢”檢索發現,并沒有任何關于“中國反食品添加劑聯盟”的信息。
背后發起企業曾多次被罰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2015年6月,該聯盟在中國香港登記成立,發起人及盟主為山西杏汾酒業董事長魏曉東。
據公開報道,魏曉東設想的聯盟成員必須是拒絕使用添加劑的各大食品企業和餐飲企業。該聯盟雖未對食品生產技術標準、食品產品標準、食品行業職業道德規范等做出明確規定,但是要從原料、生產、銷售環節打造安全、健康食品。魏曉東稱,該聯盟不允許添加任何添加劑。
4月22日,新京報記者以經銷商身份聯系上杏汾酒業負責電子商務銷售的一位趙姓經理,據其介紹,該公司所售酒類無添加,指的是不添加任何香精香料、塑化劑,主打養生酒,像銷售較好的“竹葉青酒”是用十余種中藥材泡制而成。此外,趙經理表示,杏汾酒業是“反食品添加劑聯盟”的組織發起人,聯合一些產品沒有添加的企業,推動食品安全,該組織為自發的民間組織。
工商信息顯示,杏汾酒業創建于1995年,是一家以多品類養生酒生產與銷售為一體,擁有兩個生產廠、一個銷售公司,集產、供、銷一體的綜合性酒類企業,有原生態的白酒釀造基地與現代化生產線三條,年產原漿酒、蘆薈酒、竹葉酒、金黃酒等各類養生酒2000余噸。
而根據公示信息顯示,杏汾酒業曾因廣告不規范等原因,被相關部門處以行政處罰。因涉嫌經營標簽配料表不規范的汾杏竹酒,2016年9月被原呂梁市食藥監局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因酒類廣告中出現鼓動、倡導、引誘人們飲酒或者宣傳無節制飲酒內容,2017年11月,被原汾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罰款0.6萬元。
承辦方與發起企業大股東是同一人
據公開報道,“中國反食品添加劑聯盟”在2015年成立之初,只有三晉國際飯店等幾家企業加盟。2017年,杏汾酒業、山西西府海棠酒業、福建臻富果汁、青海高健食品、山西文湖醋業五家該聯盟發起單位聯合參加2017中國國際食品安全與創新技術展覽會時宣稱,加盟企業達到了60余家。而2018年10月,該聯盟在湖南韶山舉行“反添聯盟宣言”儀式,稱聯盟企業達到了110余家。
根據此前媒體報道,已經公開的反添聯盟成員包括杏汾酒業、三安集團、萃豐健酒、春播集團、朱鸚酒業、塞北紅飲品、上味醬酒、臨歌棗釀、山西文湖醋業、山西西府海棠酒業、福建臻富果汁、青海高健食品等。
此外,作為此次反添聯盟大會承辦方的“山西社區媽媽超市”成立于2016年9月,大股東及最終受益人為魏曉東,其出資比例占40%。2017年的一則報道稱,該超市提供高品質無添加食品,“讓熱愛健康的人一次性購買無添加食品成為可能”。
專家為食品添加劑正名
“反添聯盟”遭業界質疑,原因何在?
長期以來,關于食品添加劑的誤區和謠言數不勝數。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曾多次指出,食品添加劑使用歷史悠久,如果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代食品工業和現代美好生活,人們“舌尖上的美味”也會失色不少。“合理使用添加劑是有益無害的,它使食品更豐富、更安全,而濫用食品添加劑是人的過錯,不是食品添加劑的錯。”
孫寶國介紹,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中明確規定的食品添加劑已經過風險評估,可放心使用,但必須按照標準規定要求規范使用,濫用、超范圍以及超限量使用是絕對不允許的。而對于市場上不少企業宣傳產品“無添加”,孫寶國表示,類似豆奶、普洱茶、白酒等產品本身就無需或被禁止添加食品添加劑,但有些企業卻仍然將“無添加”作為宣傳噱頭,這對消費者完全是一種誤導。
饒平凡也表示,反食品添加劑這個概念是不科學的、反科學的,更是有違于科學精神及世界食品工業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