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首破千億元的“河北地王”榮盛發展,近期因安全事故、項目違規等被推上風口浪尖。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方網站發布的信息顯示,3月17日天津市薊縣榮華園一期項目發生車輛傷害事故,死亡2人。該項目的建設單位是榮盛發展的全資子公司天津榮泰置業。
這并非榮盛發展旗下項目首次出現安全事故。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曾于2018年12月26日進行通報,榮盛建設施工的南京江寧區N02016G62地塊榮盛雋峰工程,發生一起物體打擊事故,造成1人死亡,企業同時瞞報事故。監管部門對其作出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60日的行政處罰。
因違規預售、揚塵處理措施不到位、違反廣告管理行為等,榮盛發展還曾多次受到監管部門處罰。企查查數據顯示,有關榮盛發展及旗下公司的行政處罰超過50條,涉及區域包括聊城、臨沂、湛江、天津等。
最近的一則行政處罰發生在3月14日。河北石家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的通知顯示,榮盛發展石家莊榮盛廣場項目在未竣工的情況下,采取售后包租方式銷售商品房,監管部門對其警告、責令限期改正,并處罰款3萬元;石家莊榮盛城項目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違規預售并收取預付房款3084.53萬元,違法情節嚴重。監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罰款308453.44元。
此外,2018年11月26日,榮盛發展旗下產品濟南時代國際建設項目,因揚塵污染問題被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點名批評。
據中國網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榮盛發展旗下地產項目因空氣環境問題,僅2018年就被通報了8次。
安全事故和行政處罰為何接連不斷?中國網財經記者就此致電致函榮盛發展,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任何回復。
一位地產專家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或與榮盛發展規模快速擴張、高周轉模式有關。單純規模至上的思路,可能出現盲目定指標、壓縮工期、偷工減料的現象,而這樣往往是欲速則不達。”
據媒體報道,榮盛發展曾提出“14579”口號,即拿地1個月開工,4個月出展示區,5個月銷售,7個月現金流回正,9個月清盤。2018年三季度,榮盛發展一份全員取消周日休息的通知在網上流傳,通知稱生產系統各項目部、精裝園林部每天最早23點下班。但這份通知的真偽,中國網財經記者并未得到證實。
在“快馬加鞭趕夜路”模式下,2018年榮盛發展圓了“千億夢”。克而瑞地產研究數據顯示,2018年榮盛發展實現銷售金額1005.1億元,同比增長37.65%。這是榮盛發展的銷售額首破千億,2016年和2017年這一數據分別為489.1億元和 730.2億元。
榮盛發展2018年業績快報也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66.5億元,同比增長46.4%;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76.6億元,同比增長33.0%。
不過,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伴隨著榮盛發展業績大幅上漲,其負債也在水漲船高。截至2018年末,榮盛發展的總負債為1909億元,比2017年末的1624億元增加285億元,資產負債率83.87%。
業內人士指出,為支持高周轉,一些地產企業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不得不高負債、高杠桿運行,而一旦高周轉所產生的樓盤沒有及時售出,轉成了高庫存,企業的資金鏈就可能斷裂,出現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