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300033)數據統計發現,根據目前已披露的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來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險資共持有12家上市公司股票,合計持股數量104.42億股。
具體來看,平安銀行(000001)(999929.53萬股)險資持股數量最多,接近100億股;伊利股份(600887)(18026.81萬股)、申萬宏源(000166)(15038.19萬股)兩只個股險資也均持有1.5億股以上,東方財富(300059)(5315.52萬股)、方大特鋼(600507)(1744.78萬股)、長青股份(002391)(1347.59萬股)等3只個股也均被險資持有1000萬股以上,國瓷材料(300285)(926.27萬股)、同花順(838.68萬股)、一心堂(002727)(448.56萬股)、北陸藥業(300016)(431.42萬股)等4只個股險資持股數量也均超400萬股。
從持股數量占流通A股比例來看,平安銀行(58.24%)險資持股比例最高,達到50%以上,長青股份(5.67%)、邁為股份(5.56%)、同花順(3.18%)、伊利股份(2.99%)、國瓷材料(2.27%)等5只個股險資持股比例也均逾2%。
新進增持方面,上述2018年四季度末險資持有的12只個股中,共有3只個股受險資增倉,其中長青股份險資較去年三季度增持數量為29.24萬股,湘潭電化(002125)(77.95萬股)、邁為股份(72.31萬股)兩只個股為險資新進持有,持股數量均在70萬股以上。
從今年以來的市場表現來看,上述12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均超10%,其中,同花順(114.40%)期間累計漲幅居首;湘潭電化(60.27%)、東方財富(59.50%)兩只個股緊隨其后,期間也均累計漲逾55%;北陸藥業、方大特鋼、申萬宏源、一心堂、邁為股份、長青股份、平安銀行等7只個股期間均累計上漲超過30%;伊利股份、國瓷材料兩只個股期間累計漲幅分別為15.17%、12.78%。
資金流向方面,平安銀行(186394.27萬元)、長青股份(3765.87萬元)、湘潭電化(2927.04萬元)、國瓷材料(2132.22萬元)、一心堂(603.13萬元)等5只個股今年以來累計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合計吸金19.58億元。
業績面上,上述12家公司均已披露2018年年報,其中10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國瓷材料(121.81%)報告期內凈利潤實現同比翻番,東方財富(50.52%)、湘潭電化(49.96%)、長青股份(40.16%)、邁為股份(30.58%)、北陸藥業(24.36%)、一心堂(23.27%)等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同比增幅也均在20%以上。
從2018年年報凈利潤金額來看,平安銀行凈利潤(2481800.00萬元)居于首位,伊利股份(643974.96萬元)、申萬宏源(416018.87萬元)、方大特鋼(292702.75萬元)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凈利潤均達到20億元以上,東方財富、同花順、國瓷材料、一心堂、長青股份、邁為股份、北陸藥業等7家公司2018年盈利也均逾1億元。
機構評級方面,上述12只個股近30日內均受到機構推薦,其中,伊利股份(33家)、一心堂(17家)、國瓷材料(15家)、方大特鋼(12家)、東方財富(11家)、同花順(11家)等6只個股期間均累計受到10家以上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
對于期間機構看好評級家數居首的伊利股份,長城證券表示,公司進行多元化、全球化布局,長期核心優勢進一步強化。公司2019年利潤總額目標持平,公司規劃新業務、新市場(國際化)布局,同時研發、資本開支增加。短期內投入增加業績可能承壓,長期看或是新業務起點。市場一直尋找安慕希酸奶之后下一個增長點,跳出國內液奶領域,伊利股份新思路的業務擴張在更廣闊領域布局,借鑒達能、雀巢等公司成長路徑,進一步向健康食品大平臺邁進。且2019年目標計劃類似業績底線,仍有超計劃完成可能。維持行業競爭續存趨穩的判斷,伊利股份一方面憑借品牌與渠道優勢,不斷提升國內液奶市占率水平,進一步鞏固龍頭地位;另一方面在新業務、新市場尋求擴張機會,力求實現未來可持續發展。短期利潤率提升曲線可能更加平緩;長期來看,考慮到伊利股份多元化布局下成為健康食品大平臺可期,給予“推薦”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