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政府補助,A股第一家OLED產品供應商維信諾(002387.SZ)成功實現扭虧。
維信諾近日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全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8億元,凈利潤(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677.48萬元,相較上年增長139.88%。
不過,看上去還算不錯的數據背后是巨額政府補助在彌補虧空。據長江商報記者初步統計,去年,維信諾領取約20億元政府補助,其中計入收益影響當年凈利潤的補助合計為15.35億元。剔除這些,公司的虧損金額或達15億元。
維信諾之所以能享受到政府源源不斷的補助源于公司轉型至OLED領域,集中精力搞研發。公司前身是黑牛食品,2010年上市,凈利潤從2012年起連續4年下滑,2015年虧損6.42億元,一下子虧掉了此前多年利潤。
2015年底,公司籌劃易主,地產大佬王文學接盤,并尋求公司產業轉型。此后,公司將傳統資產剝離,32億元收購國顯光電殺入顯示屏領域。
為此,維信諾投巨資進行研發。去年前三季度,其研發費用為2.17億元,是2017年全年的8倍多。
只不過,目前,同業公司京東方、深天馬等多家公司也在大舉布局,維信諾面臨較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否成為競爭強者,還難以判斷。
20億政府補貼助公司凈利翻倍
去年四季度,維信諾終于實現了扭虧為盈。
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78億元,相較上年同期的3172.75萬元增長了5504.44%。對應的凈利潤為3677.48萬元,較上年同期的1533.03萬元增長了139.88%。
對比去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實現了大豐收。去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為9.30億元,同比增長44.52倍。四季度,營業收入達到8.48億元,接近去年前9個月的營業收入。前三季度,凈利潤為-1.52億元,同比下降149.60%。這意味著四季度凈利潤達到1.89億元。
其實,并不是維信諾自身主營業務盈利增強,而是營業外收入貢獻不菲。這從去年一季報、半年報披露的經營業績中亦可看到。
去年一季度,公司虧損1.92億元,同比下降540.40%。而到了半年報,上半年凈利潤為1612.51萬元,同比增長116.50%,成功扭虧為盈。
去年二季度、四季度,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實現扭虧為盈,全都依靠政府補助。
去年半年報顯示,維信諾非經常性損益為4.12億元,其中,大頭是公司收到的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7.01億元。
根據維信諾披露的公告,去年12月,公司共領取了4筆政府補助,其中規模較大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分別為5.59億元、6.01億元,二者分別影響2018年利潤的政府補助數為4.44億元、3.90億元,合計為8.34億元。
整體而言,去年全年,維信諾領取的政府補助大約為20億元,其中僅國顯光電就享受到2.35億元政府補助。這些補助中,計入當期損益影響當年凈利潤的合計為15.35億元。
從維信諾毛利率、凈利率變動亦可印證公司對政府補助依賴。去年一至三季度,其毛利率分別為22.60%、13.16%、13.26%,而凈利率為-1767.65%、7.66%、-25.86%。
轉型OLED研發費用增8倍
維信諾頻頻領取政府補助的背后,是公司向新興產業OLED領域戰略轉型。
維信諾原主要從事大豆及谷物類營養飲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6年,王文學接盤后,通過重大資產重組,置出全部食品飲料資產,進軍OLED領域。
去年8月,維信諾宣布現金購買江蘇維信諾44.80%股權,并通過控股子公司國顯光電收購主營AMOLED研發的維信諾顯示43.87%股權,出售主營PMOLED的維信諾科技40.96%股份。
維信諾曾于去年1月參與設立江蘇維信諾,出資32億元獲得55.20%股權。上述收購完成,江蘇維信諾成為公司全資子公司。
江蘇維信諾是一家持股型公司,僅持有國顯光電股權,后者主要產品為中小尺寸AMOLED顯示器件及PMOLED顯示器件。
財報顯示,維信諾業績幾乎依靠國顯光電在OLED行業的地位。去年上半年,國顯光電實現營業收入4.54億元、凈利潤4626.61萬元。當期,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為4.75億元、1612.51萬元。
不過,目前,OLED領域正面臨著激烈市場競爭,京東方、深天馬、信利國際、華星光電等均處于競爭大潮中,維信諾規模較小,遭受的壓力不小,因而主營業務陷入深度虧損之中。當然,維信諾屬于行業中下游的制造和應用商,對于上游的控制不足,也影響其盈利能力。
主營業務虧損與維信諾經營成本偏高密切相關。去年三季報顯示,公司管理費用4.09億元、財務費用5.16億元,加上營業費用合計為9.56億元,超過當期9.30億元營業收入0.2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4.09億元管理費用中,研發費用為2.17億元,占管理費用的53.06%,較2017年全年0.24億元研發費用增長逾8倍。去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率為23.33%,遠高于高新技術企業逾3%的研發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