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柜擴容的紅利與焦慮
智能快遞柜的出現改變了末端物流的配送形式,同時也提高了人們的取件效率。但隨著資本市場對快遞柜投資熱度的減退,快遞柜行業的發展遇到了不少阻礙,如何盈利、如何擴大鋪設量成為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問題。近日,北京市副市長王紅組織召開全市快遞行業座談會,市商務局會同相關部門提出了支持快遞行業規范健康發展的9條措施,其中對智能自提柜的布局和發展提出了新的規劃。業內專家認為,快遞柜的發展不能僅靠政府部門的推動,更需要從自身出發,尋求更多業態的合作與整合,才能形成完整體系,最終解決末端配送難題。
鼓勵末端整合創新
為了給予末端物流市場更好的發展空間,在快遞行業座談會上,明確提出要加強末端配送基礎設施建設,探索利用地下空間提供末端便民服務。
2019年上半年,將在北京城六區選取3-5處試點,利用地下人防工程提供郵政網點服務。下半年逐步推廣至全市郵政和規范化管理的快遞企業。研究制定利用地下空間設置智能自提柜的有關標準和規范。支持智能自提柜等末端共同配送網點建設。鼓勵末端共同配送服務模式創新,鼓勵電商、快遞企業與超市、便利店、社區綜合體等合作開展末端共同配送服務,支持在社區、辦公樓、商圈、學校、地下空間等場所布放智能自提柜,年內新增網點200個以上。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最高50%的資金支持。支持末端配送充電設施建設。鼓勵電商、快遞和第三方企業在具備條件的末端配送網點建設配套充電設施。對符合條件的項目給予最高50%的資金支持。
此前,北京市商務局去年4月發布的《關于申報2018年度第一批商務發展項目的通知》中,資金主要支持的18個方向中其一為智能自提柜或智能快件箱,單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對此,快遞專家趙小敏認為,相對地上,地下空間的成本更小且可利用空間大。以高層住宅為例,住戶和開發商之間比較容易達成協議,住戶也可直接從電梯搬運包裹。不過,政府在其中只能起到推動作用,無法真正影響行業運作,未來還需企業自身努力。
快遞柜鋪設放緩
實際上,現階段快遞柜行業發展并不順利,多數快遞柜企業仍舊賠錢且處于動蕩狀態。去年6月,申通和韻達退出豐巢,宣布不再持有豐巢科技的股權。業內分析稱,申通與韻達的退出可能是由于持續虧損造成。據了解,豐巢快遞柜國內市場份額相對領先,擁有超過11萬個柜子。一線城市市場占有率超過75%,與之抗爭的智能快遞柜企業屈指可數,申通與韻達的退出,很可能會改變末端配送目前的格局。
占有率相對領先的豐巢快遞柜尚且如此,說明整個快遞柜行業仍面臨困境。實際上,目前快遞柜企業主要采取加盟、投放廣告兩種方式盈利。近鄰寶由中科富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發,創始人、中科富創副總經理宋召衛曾表示,除了使用者付費和廣告營收外,近鄰寶還采取招商加盟的形式實現盈利。宋召衛表示,近鄰寶的加盟門檻較低,只需投入相應快遞柜以及服務費用便可加盟,不過場地選址需要加盟者自己跟物業談。
不過加盟制快遞柜企業很可能面臨不小的維護成本,家住天通苑社區的候女士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自己所處小區的快遞柜不少已出現損壞,少量柜門出現無法關閉或螺絲脫落等現象。候女士強調,該現象出現的時間已經超過一個月,至今還是沒人維修。
此前業內曾有相關測算,一臺智能快遞柜在投放進入市場之前的成本大約在7萬元左右,每年還有相關的物業費用、電費以及運營管理維修等對應的人工費用。但就實際利用率來看,一線城市的智能快遞柜使用率不斷提升,閑置率逐步降低。正是由于線下網點規模較大,整體設備折舊及運營費用增加,導致營業成本和費用持續提升。
在趙小敏看來,快遞柜投放至今,出現損壞屬于正常現象,多數為老化導致。現階段,資本方對快遞柜投資熱情減弱,使快遞柜的技術和維修無法跟上。他表示,快遞柜的維修成本并不高,但各方利益受損,最終會影響到后期資金的投放。
需改變服務形態
其實,除了企業自身,快遞公司和快遞員也成為阻礙快遞柜發展的一項原因,此前不少用戶投訴稱,快遞員在沒有通知用戶的情況下私自將包裹放入快遞柜,引起不滿。趙小敏認為,快遞柜是末端配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發展過程中要考慮各方利益,費用不應該機械地從消費者或快遞員手中收取。反之,快遞公司也不應該成為快遞柜發展的阻礙。“快遞企業可通過快遞價格部分調整讓消費者有更多收件選擇。”
趙小敏解釋稱,現階段加盟制快遞價格過低,各大企業為了市場份額不斷降低快遞價格,使這一部分的成本壓力轉移至各個網點,壓榨了網點利潤,而網點將這部分壓力又轉移至快遞員身上,形成惡性循環,出現快遞員不通知消費者且選擇收件人付費的方式將物品寄存快遞柜中。最終導致消費者將矛頭指向快遞柜,這不利于快遞柜行業的發展。
但他也強調,快遞柜行業自2018年以來市場熱度不斷下降,投資減少,使用群體也更加理性。所以快遞柜企業未來若無法提供更好的服務,將會難以觸動市場。現階段,快遞柜行業整體都有延緩發展的趨勢,鋪設速度早已大不如前。所以,未來企業需把快遞代收點、超市、小賣部、快遞柜等分散式代收方式整合,才能長久發展,最終解決末端配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