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港股教育板塊依舊火熱。截至2019年2月15日,港股美股排隊教育新股數量達到13家。記者在查閱偉東云教育官網時,發現這樣一段表述,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偉東云教育集團董事長王端端針對2019年公司工作,提出要“靈活薪酬管理,共享上市紅利”,此間表態暗示耐人尋味。
早前半年內變更擬上市地
記者查閱早前偉東云教育官方資料發現,偉東云教育在2015年7月啟動上市籌備工作。彼時,偉東云教育集團王瑞瑞董事長提出:一是要在2017年完成國內A股市場上市;二是做互聯網教育的龍頭企業。
僅僅半年后,偉東云教育就將擬上市地由內地A股換為香港。2016年3月份,在偉東云收購法國德莫斯集團新聞發布會上,王瑞瑞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偉東已經具備成為平臺運營商資格,并計劃于2017年底在香港上市,包括德莫斯在內的資產將整體打包進上市公司。
2019年提出共享上市紅利
過去的2018年,眾多教育類公司前往美股、港股上市,然而并沒有發現偉東云教育的身影。
進入2019年,關于上市的表態又有了新的進展。在偉東云教育官網上一篇“2018年總結表彰會”文章中,王端瑞董事長對2019年的工作提出,要靈活薪酬管理,共享上市紅利。偉東云教育要像一個互聯網企業那樣去運營,每個事業部都要打造狼性團隊。同時聚焦爆款產品,實現C端爆發。
在該篇文章中透露被表彰的部分團隊名單,其中“價值管理總部&上市辦”作為優秀團隊被表揚。
上述現象表明,偉東云教育的上市節奏在明顯加快。
港股上市好處:速度快 門檻低
截至2019年2月15日,國內企業在港股上市教育公司18家、美股教育上市公司13家、港股美股排隊教育新股數量達到13家。
安信證券指出,從2018年開始赴香港上市的教育雷企業涉及高等教育、國際教育、K12、職業教育、早幼教、在線教育等多個細分賽道,板塊體量及多樣性均將大幅提升。
為何越來越多的內地教育類企業棄A股而選擇港股上市?
啟迪金控的投資總監蔣易皇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目前教育企業去A股上市不能說完全不可能,但基本很難。有不少企業只能選擇在A股借殼上市。
被稱為招錄培訓教育市場“雙寡頭”的中公教育和華圖教育執著于在A股上市,并各自經歷了不同的歷程。
2018年11月2日,亞夏汽車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獲得證監會有條件通過,于 11 月 5 日復牌,這是A股市場上首例教育公司借殼成功的范例。
中公教育早在2015年開始接受上市輔導,上市過程一直不順。通過借殼的方式,亞夏汽車與中公教育的資產重組自2018年1月4日起籌劃,到最終成功借殼成功僅耗時10個月。
另外一家企業華圖教育曾相當執著于登陸A股,最早于2012年首次沖擊A股IPO,最終失敗。2017年,華圖教育計劃借殼揚子新材在A股上市,還是失敗。2018年2月,華圖教育選擇從新三板摘牌。2018年10月,華圖教育在香港遞交上市聆訊資料。
有業內人士指出,教育資本登陸A股政策并不明晰,而且野蠻生長教育企業能否通過相關部門審核還是未知數。所以,教育類企業就只能考慮港股和美股。
另外從上市進程來看,香港上市只要材料齊全,有保薦人能幫你做,基本上公司就能上市。港股上市的門檻比較低,財務規范的公司只需要大概6個月的準備周期即可申請。國信證券報告指出,港股自遞交招股書至接受聆訊通常需 3-6 個月。
相比于美股,港股具有明顯的地緣優勢。在香港市場,華資華裔、亞洲的投資人比較多,現在有滬港通、深港通,國內資金也都可以去買香港股票,所以這是港股比美股有優勢的方面。
2019年迎新一輪赴港上市潮
2019年港股教育板塊依舊火熱。截至2019年2月15日,港股美股排隊教育新股數量達到13家。大灣區第一大民辦商科高等教育集團--中匯集團于近日在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1月16 日,華南地區 K12 品牌思考樂在香港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
中國網科技查閱港交所網站,發現在港交所聆訊的教育類企業有中匯集團、尚德啟智教育、新東方在線、華立大學、上海劍橋教育、東方教育、華圖教育等。
光大證券認為,K12 在線直播將是教育類企業的王者賽道,三四線城市海量空間、優質教學資源供給缺失有可能鑄就數個巨頭公司。
資本市場將成為教育巨頭誕生的助推器,2019年有望看到更多教育類公司在香港遞交招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