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躁動”A股五連陽 利空未消機構謹慎面對反彈
農歷春節小長假已經結束,但尚在正月中,A股的春節紅包行情也仍在持續。2月13日,A股繼續放量上漲,滬指實現連續五個交易日收紅,在節后突破半年線后,時隔近兩個月重新站上2700點整數關口。
截至2月13日收盤,滬指收報2721.07點,漲幅1.84%;深成指收報8171.21點,漲幅2.01%;創業板指收報1357.67點,漲幅1.91%。
隨著這一輪上揚,市場情緒明顯得到改善,在指數不斷上揚反攻的過程中,成交量也持續在增大。市場參與各方都在期待A股能夠擺脫2018年以來的持續低迷,在近期迎來一輪“春季躁動”行情。
量價齊漲
A股市場這一輪上揚行情始于農歷春節假期前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即1月31日), 上證指數在當日微漲0.35%,鮮有人想到這是A股五連陽的開端。從1月31日開始,上證指數累計上漲了140點,漲幅超5%。
“五連陽,相對于一周都在漲,明顯可以感覺到市場情緒有所恢復。1月初,上證指數觸及2440點時,市場的情緒已經跌至谷底。”北京地區一家大型私募機構的人士對記者表示。
市場情緒改善也體現在成交量的持續上升中,A股在這五個交易日中迎來了量價齊漲。1月31日,滬市成交量為1260億,隨后幾個交易日節節攀升, 2月13日,滬市的成交量已經突破了2000億。
不單是滬市,全市場成交量也有明顯提升。2月12日,A股全市場成交量為3651億元,2月13日滬深兩市的總成交量已經達到了4728億元,成交額放大明顯。
根據記者同多位市場人士的交流顯示,此次A股的五連陽主要在兩個層面有所變化,一是市場預期的變化,另一項則是流入資金的變化。
首先是,市場預期的改變。海富通基金經理施敏佳便認為,從市場環境角度看,目前中美貿易磋商進展順利,好于此前市場的預期。全球股市呈現普漲,美股主要指數年初以來漲幅已在10%左右。此外,一季度美聯儲加息概率下降,并強調在利率決定上將更有耐心,展現鴿派態度。總體來看,市場環境溫和向好,也催生出近期的普漲行情。
萬聯證券分析師宋江波也指出:“經濟方面,2018年12月份M1數據和社融等前瞻經濟數據有初步企穩跡象,經濟增速雖然仍存在比較大的下行壓力,但前瞻經濟數據下行速度的放緩有望減輕投資者對經濟悲觀的預期。另外市場風險偏好方面,春節前市場擔憂的幾個負面因素,例如創業板商譽減值的業績雷、股票市場微觀資金面受到春節季節性的擾動等等對市場的影響已經充分釋放,節后這些因素對市場的影響減弱(例如中小創業績雷節前釋放)或者開始邊際改善(股票市場微觀資金面在春節后邊際改善),這將提升股票市場的風險偏好。”
另外,宋江波補充認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存在, 且人民幣匯率在1月份快速反彈,央行貨幣政策邊際寬松的空間被打開,市場無風險利率易下難上。綜上所述,投資者風險偏好的回升以及短期經濟快速下行預期減弱都將有利于市場反彈。
資金流入加速也促成了這一輪“春季躁動”。
這其中,外資是重要的推動力量。截至2月13日,2019年以來北上資金在26個交易日中累計凈流入847億元;日均凈流入超過30億元,是2018年日均凈流入的2.30倍。
尤其在“春季躁動”的這五個交易日,北上凈買入資金持續保持較高規模,近五個交易日北上資金的凈買入規模分別為86億、55億、45億、53億以及86億,累計凈買入高達325億元,占比今年以來北上凈買入資金的38%。
另外,記者了解到,私募產品尤其是股票策略的私募產品備案梳理在2018年四季度有大幅增加的趨勢,由于私募管理人備案后,有6個月內強制發產品的要求,否則管理人資質將被取消。而此時私募管理人備案熱情回升,說明市場資金在6個月內(11月開始)有入場預期,此次春節紅包行情也側面印證了有相當比例的資金已經開始入市。
后市趨向謹慎
昨日上證綜指大漲近2%的同時,一些機構開始謹慎看待接下來幾日的行情。
“連續五日上漲,市場也到了可能要調整的時點,我們今天已經開始減倉。此次反彈是建立在之前市場跌幅過大的基礎上,同時近期外部環境稍有改善,但核心影響市場的基本問題都沒有解決,能夠引發市場的灰犀牛和黑天鵝都還在,謹慎觀望后市股市走向。”觀智投資投資總監姜玉蘊告訴記者。
宋江波也指出,2月份需要關注的是中美貿易談判的相關進展,在 2 月底以前如果雙方沒有達成具體協議,則 2 月底市場風險偏好有可能會快速回落。
而另有一位滬上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認為,上市公司商譽問題是懸在A股行情之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中長期會影響后市走向。
他表示:“中長期來看,整體市場環境仍不容樂觀,盡管短期風險有緩解、長期擔憂仍在,失控風險消除、失速風險仍在,改革與轉型信心亟待提升。自上而下角度問題種種,錯綜交織,研判難度大。因此加強應對、控制好投資行為,努力做好能力圈范圍內的事情,是穩健之道。”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機構研究表明,“春季躁動”是A股的保留節目,短期可以把握。
“根據賣方相關數據統計,在過去近二十年間,約有80%的比例發生過‘春季躁動’行情,即一二月市場表現較好的概率相對較高。結合市場普遍認為今年的經濟壓力大于去年,結合‘春季躁動’行情,我們較為看好彈性較高的成長股,相對看空去年回調較少的順周期品種。但總體來看,我們認為市場明確的投資主線尚未出現,‘春季躁動’行情可以把握,倉位保持樂觀,謹慎選擇投資方向。”海富通基金經理助理范庭芳指出。
對于后續走勢,施敏佳認為短期內無論白馬還是題材或都有輪動普漲的機會,待一季報預告出爐的時間窗口,預計將產生分化,可能形成對優質個股追捧或整體橫盤的格局。但對二季度時間窗口時落地的經濟數據和上市公司年報、一季報數據,將保持關注和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