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康美藥業對外公布出售子公司資產廣發基金。與此同時,公司內部也進行了重大人事調整,各職能部門也經歷了大幅調整。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馬興田表示,無論是出售金融資產,還是內部部門調整,康美藥業的核心目標均指向聚焦中醫藥主業。
據廣發證券1月29日晚間披露,其全資子公司廣發乾和投資有限公司擬以合計不超過15 億元的價格,分別受讓康美藥業持有的廣發基金9.458%股權以及持有的廣東廣發互聯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22%股權??得浪帢I稱,本次交易有利于保證公司資金聚焦主業,堅持以中藥飲片為核心,帶動公司優質發展;交易符合公司整合公司資源的整體規劃,有利于提升管理效力和降低營運成本,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
記者注意到,同在1月29日,這個剛剛過了農歷臘月廿三傳統小年的第一天。康美藥業一份《關于公司業務及職能部門調整的決定》下發到公司各單位,行業龍頭的這一舉動并在業內流傳。康美提出“著力內涵式發展”、聚焦中藥飲片這一公司傳統主業的戰略轉型思路,引起業界不小震動。
經濟日報記者發現,在過去的一年里,康美藥業由曾經最高1392億市值一路下跌至不到300億市值??得浪帢I相關人士表示,背負千億市值之前也是個心理"包袱"。如今,卸下千億市值“包袱”的康美藥業,注意力反而更加聚焦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并在未來的長期戰略規劃中,確定了公司將實現由傳統型中醫藥制造企業向精準服務型中醫藥大健康企業轉型。
業界觀察者認為,如今,康美藥業的市盈率已低至醫藥行業最低,其主營業務中藥飲片行業這幾年又持續受到政策利好,康美藥業只要保持主營業務不變,領軍3萬億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將會指日可待。
據悉,此前的1月20日,在康美藥業2018年度總結大會上,馬興田提出了2019年度公司經營管理指導思想:堅定不移地走中醫藥全產業鏈道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夯實主營業務;著力內涵式發展,加強公司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實現公司發展最大合力。
除了轉讓非主營業務資產,其實康美藥業內部進行的重大部門職能調整更值得關注。這次調整以加強公司經營管理體系建設和精細化管理,實現公司發展最大合力,目標直接指向各個中醫藥產業鏈條。據經濟日報記者看到的該公司調整決定顯示,公司目前把整個公司劃分為16個職能部門。比如成立人力資源與行政管理中心、合規與審計中心、質量管理中心、研發中心、中藥與智慧藥房事業部、醫藥商業事業部等等。企業管理人士分析,這樣的部門調整更有利于公司聚焦在中醫藥產業的主業經營之上,明確傳達了做大做精中醫藥主業的決心。
據悉,未來三年康美的戰略目標是:聚焦公司核心業務,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以中藥飲片為核心,以智慧藥房、智慧藥柜為抓手,以藥葫蘆為服務平臺,形成高粘性C端商業模式,實現由傳統型中醫藥制造企業向精準服務型中醫藥大健康企業轉型。
按照康美藥業2019年的規劃,僅智慧藥房業務就能實現日處方量25萬張,1年則將實現9125萬張處方,這意味著康美藥業將承接了9000萬人次的中醫藥服務。而這些面向C端的中藥處方,則完全由康美藥業的智慧藥房來實現。
除了智慧藥房,康美藥業面向C端的業務還包括中醫館、零售、連鎖藥店、電子商務等渠道,其最終面向C端市場進行中醫藥服務的人群數量或不亞于智慧藥房的服務規模。
當下,真正有實力在3萬億中醫藥大健康市場中建功立業的企業,無非就有康美藥業、云南白藥、同仁堂、中國中藥、天士力等數家中醫藥企業。未來誰能在行業競爭中C位出道,取決于各家企業當下得行業布局是否目光長遠。
康美藥業會是那個幸運的中醫藥“錦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