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米集團公告顯示,2019年1月17日,小米集團按市場上每股B股股份9.7625港元的價格回購6140000股B類股份。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回購,今后任何進一步回購,會根據規則再做進一步披露。
公告稱,現有財務資源,足以支持股份購回,同時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在互聯網商業模式以及公司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進行股份回購,表現了其對當下以及長期業務前景的信心。
同時,小米集團還表示,信心還來源于,相信公司提供的高品質、高性價比產品,在整體經濟景氣狀況受挑戰的情況下,尤其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回購是公司展現長期信心、認為股價被低估時常采取的措施。此前,在股價受壓較重時,騰訊亦在2018年9月7日至2018年10月12日,分24次陸續執行了總計284.8萬股的回購,共計8.87億港幣,其中首次回購2.27萬股。
回購背景之下,小米機構股東進入解禁期后,市場對股東是否減持非常關注。市場人士指出,在資本市場中,對于有長期價值的公司,股價短期承壓期間,投資人更替實屬正常。對于公司本身,充分換手后轉成新的機構投資人持股,股價或有機會擺脫技術性賣壓,開始回歸公司基本面。隨著賣壓的解除,看好公司的投資人會開始進場。
過去一年尤其是2018下半年,國際市場普遍不景氣,投資氛圍不佳。恒生指數下跌了7%,全球資本市場平均下跌了8.6%。TMT行業同樣如此,國內TMT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里整體均表現不佳,過去一年平均跌幅32.1%。截至記者發稿時,小米股價為9.74港元,較發行價下跌54.47%。
1月9日部分機構持股解禁,小米股價承壓,此前,小米集團于1月9日、股票解禁當天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基于對公司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心,承諾一年之內不會出售其持有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