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恒順醋業(600305.SH)宣布調高產品價格,其中包括2018年全年銷售額將近一億元的恒順香醋系列產品,隨即,太平洋證券、中原證券等券商紛紛將恒順醋業評級調高為“買入”,并稱行業龍頭定價權凸顯。
恒順醋業是一家江蘇企業,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以醋聞名的山西省,其相關醋業公司資本之途行進的并不順利: 2018年年中,紫林醋業上市未果,證監會審核其IPO材料也被取消審核。
紫林醋業并未放棄上市,記者注意到中國證監會山西證監局披露了其重新輔導的信息,紫林醋業已于2018年11月14日在山西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輔導機構仍為前次保薦商中德證券。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介紹,按照規定IPO被否企業間隔六個月后可以重新籌劃上市,企業被取消審核也遵從這一規定。
另外,山西另一家醋企水塔醋業從2015年底開始IPO輔導,近日披露了第七期輔導進展報告。按照正常上市流程,輔導工作驗收后可向證監會報招股書等上市材料。
在兩家企業順利上市后,中國醋行業或將進入一次全國性的大混戰之中。
恒順醋業調高價格
1月5日,恒順醋業公告稱調高產品價格。
公告中稱,基于包裝材料等成本上漲因素,為便于進一步聚焦A類產品戰略、理順價格體系,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公司恒順香醋、恒順陳醋、恒順料酒等五個品種的產品進行出廠價格調整,價格調整從2019年1月1日開始實施。
其中,恒順香醋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為15.04%,該系列產品2018年全年銷售額約為 9,685萬元;恒順陳醋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也為15.04%,該系列產品2018年全年銷售額約為4,861萬元;鎮江香醋【K型010072】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為10%,該系列產品2018年全年銷售額約為3,716萬元;鎮江香醋【金恒順115050】系列產品平均提價幅度為6.45%,該系列產品2018年全年銷售額約為958萬元。
恒順醋業在公報中稱,本次部分產品提價將對公司2019年度經營業績產生一定的影響。
公告之后,恒順醋業股價走高。多家券商機構調高評級為“買入”。
中信建設研報稱,提價增厚公司業績,今年或有繼續提價動作。其解釋道:本輪提價不同于上次提價(2016.6-9),一則提價范圍小于上次,16年6月公司公告對19款單品提出廠價格,提價產品收入占總收入比重38.3%,提價范圍大于本次提價,時隔三年進入提價年,不排除今年仍有繼續提價行為的可能;二則提價政策略有不同,上次提價留有3個月左右備貨期(6月公告、9月執行完畢),因此16年前三季度收入波動較大,單季度收入增速分別為8%/6%/17%,本次提價即執行,預計不會因提價備貨引起收入在季度間的大幅波動。
山西區域性龍頭謀上市
恒順醋業的產品提價以及后續機構評級的改變顯示了行業的頭部企業在定價權方面的優勢,毫無疑問,資本市場是其重要的助力。恒順醋業上市與2001年,在中國的資本市場中,目前僅有恒順醋業、海天味業兩家醋業上市公司,其中后者的主業還是醬油。
山西省是中國醋業大省,但是目前還尚未有一家企業進入資本市場。
2018年4月10日,本應是紫林醋業上會審核,但證監會公示稱鑒于紫林醋業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決定取消第十七屆發審委2018年第60次發審委會議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紫林醋業上市未果,但并未放棄IPO,又于2018年11月14日在山西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目前正在輔導過程中,輔導機構仍為前次保薦商中德證券。
紫林醋業首次上市之途折戟于何處?
從紫林醋業前次證監給到的IPO申請文件反饋意見中可以看到,證監會對規范性、信息披露、財務會計資料這三方面存多點疑惑,其中有23條規范性問題,涉及到前身設立和后續增資時存在實物出資未經評估、貨幣出資直接證據缺失;曾經歷多次股權和增資,且部分存在對賭協議;發行人實際控制人為羅建純、劉志紅夫婦,但羅建純、劉志紅夫婦之子及其近親屬間接持有發行人股票等。
另外,前次紫林醋業兩版招股書存關鍵數據不一致情況。對比紫林醋業2017年12月20日報送的招股書更新申報稿(以下簡稱2017年版)與2016年6月20日首次報送的申報稿(以下簡稱2016版)可見,多次重要數據有出入。
例如,2017年版招股書中披露2014年經銷商銷售金額為27795.14萬元,2014年自營的銷售金額為142.25萬元,2016年版招股書中披露的2014年經營商銷售金額為27876.06萬元,2014年的自營銷售金額為70.33萬元,且2015年的經銷商、自營銷售數據也對不上。
再如原材料的采購價格,兩版招股書對2014年2015年玻璃瓶平均采購價格多少錢一個也有出入,一版寫著四毛多一個,一版寫著兩毛多一個。
在紫林醋業之外,資料顯示另一家山西醋業企業水塔醋業也正在進行IPO輔導。
2018年11月26日,《國都證券關于水塔醋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之輔導工作進展報告(第七期)》中稱,國都證券作為水塔醋業IPO的輔導機構,已經從2015年12月23日向山西監管局申請了輔導備案登記,開始了對水塔醋業的IPO輔導。
上述券商投行人士向記者介紹,接受完IPO輔導當地證監會驗收后才可以向證監會提交上市材料,其中包括招股書,進入排隊等待審核的階段,IPO輔導的時間不定,但至少為三個月,沒有上限要求。
醋業待品牌化、集中化
如果水塔醋業、紫林醋業此次能夠順利上市,中國醋業就將進入三足鼎立的階段,醋業從區域性市場真正拓展至全國市場的圖景正在鋪開。
恒順醋業2018年三季報顯示其營收12億元,凈利潤為2.3億元據紫林醋業前次招股書披露,2017年上半年營收2.25億元,凈利潤為3627萬元。水塔醋業還在IPO輔導過程中并未對公眾披露財務數據。
從價格方面,三者相差不大,由于三家沒有完全相同的產品,記者在此做一個不能完全同向對比的展示:在天貓上,記者看到紫林旗艦店中紫林6度酸山西老陳醋500ml售價25.9元,水塔旗艦店中水塔十年老陳醋500ml折后售價18.8元,兩者發貨地均為山西太原,恒順醋業旗艦店鎮江香醋六年陳580ml折后售價29.8元。
記者隨機問了兩位消費者,一位平時購買紫林醋較多,一位購買恒順醋較多,雙方均稱選擇時基于口味偏好和習慣。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對記者稱,紫林醋業和水塔醋業還沒有真正走出山西,在省外沒有進行渠道的精耕覆蓋,但受益于原產地域認知度高,造成用戶對山西醋有天然好感。恒順醋業依托江浙滬地區,早早上市一直穩定發展。
川財證券2018年研報稱,目前,食醋業行業格局仍處于區域化、分散化狀態,其中醋業龍頭恒順醋業市占率僅占6%,而小規模、低技術、同質化程度高的小企業占據市場大部分份額。從產品角度來看,國內食醋行業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普遍。食醋廠商多從手工作坊成長,行業門檻和成本較低,同時也具有消費周期長的特點。區別于醬油、雞精等調味品,消費者對食醋的產地敏感度較高。專家表示,由于食醋對制作工藝及地域環境要求較高,為保證品質,消費者傾向于購買產地為山西等傳統產醋區的食醋產品。依靠品牌優勢和渠道優勢,品牌企業有望實現品牌化突圍,食醋行業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
上述研報中表示,在消費者日益注重生活品質的背景下,消費者對食醋產品的要求也逐漸提升。食醋產品功能已由單一的基礎調味功能轉變為以基礎調味功能為主,同時向飲料醋、保健醋等方向延伸的多元化產品。另一方面,由于高端食醋產品市占率較低,部分企業搶先推出中高檔產品以滿足消費者需求。其中,恒順醋業已推出“A陳”、“B陳”以及“金優香醋”等中高檔定位產品以搶占市場。
朱丹蓬稱,隨著消費升級、餐飲新零售的發展,醋業有著較大可持續增長空間,醋企需要布局全國市場,推動產業集中化、品牌高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