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環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灣環境”)近期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書,公司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4327萬股,發行后總股本4.32億股,保薦機構是英大證券。
公開資料顯示,海灣環境深耕大氣污染防治領域,主要為石化、化工等行業企業排放的VOCs等大氣污染物治理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公司計劃通過本次IPO募集資金約1.2億元,投向國家環境保護VOCs工程技術中心能力提升建設項目。
2015-2017年及2018年1-6月,海灣環境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億元、3.36億元、4.09億元和2.7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376.21萬元、2349.72萬元、3137.34萬元和2450.09萬元,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1553.64萬元、-3755.57萬元、-4629.31萬元和-9954.79萬元。
至于經營性現金流長期為負數的原因,海灣環境表示,主要系2016年以來工業VOCs等廢棄治理業務增長迅速,此類項目屬于大型定制化項目,該項目需要公司前期投入大量的原材料以保障大項目順利實施,另一方面,大項目實施周期相對較長。
海灣環境在招股書中提示了客戶集中等風險。報告期內,海灣環境來源于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占當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94.31%、84.44%、77.85%和80.93%。
海灣環境的應收賬款較多,上述報告期末,公司應收賬款凈額分別為1.5億元、2.68億元、2.68億元和3.89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8.46%、79.79%、65.44%和144.21%。海灣環境表示,隨著業務規模的持續擴大,公司應收賬款仍有可能繼續增加,若發生應收賬款未能即使收回或無法收回的情況,將給公司帶來不利影響。存貨賬面價值分別為1.64億元、1.35億元、2.11億元和1.89億元,占當期總資產的比例分別為24.48%、17.41%、23.09%和20.56%。
截至招股書前簽署日,魏巍和胡曉海兩人共同控制海灣環境,合計控股比例為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