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昨日晚間,A股四大上市險企前三季度原保費收入數據已全部出爐。據記者統計顯示,A股四大上市險企今年前三季度合計原保費突破1.3萬億元,達到13945.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約12%。
從上市險企壽險業務來看,國壽股份、平安人壽、太保壽險、新華保險的原保費分別為4685億元、3602億元、1759億元、100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21%、15%、11%。四大上市險企壽險業務合計保費為1.19萬億元,同比增長11%。
從上市險企財險業務來看,平安產險與太保財險今年前三季度原保費分別為1811億元、88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4%。兩家財險公司前三季度合計保費為2697億元,同比增長15%。對比來看,壽險增速不及財險。
壽險:
續期保費拉動明顯
整體來看,除國壽股份外,四大上市險企壽險業務均實現雙位數正增長,四大上市險企壽險業務1-9月份合計保費同比增長11%。
值得關注的是,各公司原保費的正增長源于續期保費的增長拉動。其中,平安人壽個人業務前9個月續期保費占原保費的比例穩定在64%,同比增長39%,從而帶動原保費增長。
從業務價值較高的個險新業務來看,國泰君安研報認為,四大上市險企壽險業務前9個月個險新業務原保費預計仍處于負增長。從中國平安披露的新單保費來看,前9個月累計個人業務新單原保費增速為-2.83%(前1-8月為-3.36%),進一步收窄;單月來看,9月份單月個人業務新單同比增速為3.02%,相比前幾個月的增速有所下滑。
對于個別險企9月份個險新單增速有所回落,多位券商研究員認為,個險新單增速回落源于去年9月份的“炒停售”因素抬高了保費基數。
例如,申萬宏源證券研報提到,去年同期134號文“炒停”推高9月新單基數。今年9月單月平安人壽、國壽股份、太保壽險和新華保險原保費同比增速分別為18.5%、4.7%、14.2%和10%。今年9月份基數受去年同期134號文于10月1日生效的影響有所抬升,但對價值貢獻有限。
上市險企壽險保費回落之外,《證券日報》記者還發現,今年下半年以來上市壽險公司強化產品組合銷售,通過“終身壽險+醫療險”、“年金險+重疾險”等產品策略加大產品布局,通過以量換價的方式推動保障類產品新單銷量保持兩位數增長。
申萬宏源證券研報預計,去年四季度受134號文“炒停”提前消耗資源影響,壽險新單整體表現一般,基數較低。今年四季度是壽險公司努力沖擊完成全年既定目標重要時間點,太保和新華尤為明顯。
此外,國泰君安分析師劉欣琦認為,“進入四季度后,由于去年各公司四季度的業務基數特別低(平安季度間相對均衡但仍較低),考慮到各公司今年全年業務達成仍有壓力,預計四季度各公司仍會將完成當年業務目標為首要任務,視業務達成情況開展明年開門紅工作,疊加目前市場上健康險的強需求,四季度新單保費預計可實現較高增長。各公司明年開門紅的工作進度預計會稍晚于去年,但產品策略與去年大同小異,仍會注重規模和價值的均衡,預計明年開門紅期間不會存在較大的新業務缺口。”
財險:
汽車銷量增速下滑拖累車險
從財險業務來看,今年1-9月份,平安產險和太保產險合計保費同比增長15%,財險業務增速穩定,但非車險業務和車險業務增速分化。
從平安披露的數據可以看出,受我國今年汽車銷量增速下滑及商車費改的雙重壓力影響,前9個月平安車險保費增長僅為6.6%。但非車險增長依舊強勁(達44.4%),帶來財險業務整體保費實現較高的增長。
實際上,數據顯示,新車銷量連續3個月負增長拖累產險業務增速。9月份當月行業新車銷量同比下滑11.6%,今年三季度新車銷量同比降幅達到7%,全年累計銷量增速已從年初11.6%下滑至1.5%,拖累車險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