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7月份以來,國資委官員開始密集調研并舉行形勢多樣的改革座談會。公開信息顯示,截至昨日國資委官員7月份開展的調研活動已經超過了10次,并召開了央企降杠桿減負債工作推進會等多次座談會。這些信息顯示,下半年國企、央企深化改革將有新突破。作為國企、央企改革的主戰場,估值已處于歷史底部區域的A股市場也將由此亮點紛呈。
在7月6日國資委召開的央企降杠桿減負債工作推進會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指出,央企要進一步優化資產質量,積極穩妥開展市場化債轉股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持續推進提質增效,多渠道降杠桿減負債。
市場化債轉股和混改是央企及國企改革的兩條主線。
在混改層面,央企幾乎每年都會有重大案例出現,想必今年也不會例外。從以往央企混改案例出現的時間看,多發生在下半年。所以,今年央企混改案例會發生在哪些領域是A股市場的重點關注事項之一。
今年上半年,不斷深化的國企和央企改革成效顯著,利潤創出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國資監管系統監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6508.9億元,同比增長22.6%,其中央企實現利潤總額8877.9億元,同比增長23%。
這一成績的取得,有賴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包括重點改革的梯次展開、國資監管機構職能的持續轉變等,讓企業發展質量進一步提升,企業活力動力明顯增強。
國資委要求,今年下半年要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強做優實業主業,推進重組整合,要加快推進改革舉措落地,進一步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拓展深化改革試點。
這些要求給了今年下半年A股市場充分的想象空間:國企、央企的重組整合將成為重要看點,這包括裝備制造、煤炭、電力、通信、化工等行業的重組整合;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要取得突破性進展,則讓中國聯通式的混改有了爆發的可能。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在交通、油氣、電信等領域推介一批以民間投資為主、投資回報機制明確、商業潛力大的項目。這給出了混改的具體領域,各路資金想必已經開始謀劃布局了。
今年上半年,國企、央企在市場化債轉股層面也取得了顯著成績。國資委發布的數據顯示,到今年6月末,國資委重點管控的企業平均負債率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其中18家企業積極穩妥推進市場化債轉股,簽訂框架協議5000億元左右,現在落地已經超過2000億元。
實施市場化債準股的重要途徑是通過產權市場和股票市場引入資金。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央企共通過這兩個市場引入了880億元的社會資本。
7月2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進一步拓寬了市場化債轉股的資金來源。該次會議明確要求,要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于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今年以來,央行已經實施了三次定向降準,業界預計下半年仍有1次至2次定向降準的空間,其釋放的資金依然會聚焦于小微企業和市場化債轉股。因此,國企、央企的市場化債轉股也將成為A股市場的亮點之一。
現在,A股無論是政策環境還是市場環境都有了相當大的改善,也具備了承擔更大改革使命的能力。所以,國企、央企改革的每一點突破,都將在A股市場上得到體現,一場場資本的盛宴也將漸次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