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整后的天海防務(300008.SZ)頻頻斬獲大訂單。
9月22日晚間,天海防務公告稱簽訂承接建造兩艘8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一艘18兆瓦破冰船分包合同,合同金額總計16.4億元。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公告發現,今年以來天海防務共拿下28.67億元訂單,這一金額為去年全年營收的4.47倍。
天海防務2009年上市,由于并購擴張過快,巨額商譽減值、資金緊張導致訂單流失等,公司一度到退市邊緣。在去年重整及新實控人何旭東推動股權激勵計劃等激勵下,天海防務經營大幅向好。
今年上半年,天海防務船海工程EPC業務營收達到3.61億元,同比增143.12%,占營收的61.79%。公司合同負債1.74億元,同比增1200.97%。
天海防務基于船舶設計和監理業務基礎,延伸的船海工程EPC業務,具有虛擬造船平臺獨特優勢,“設計指導生產”,數字化造船正讓公司的業務實力增強。
再簽下16.4億訂單
9月22日晚間,天海防務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大津重工與上海甌洋于近日簽訂了兩份合同,承接建造兩艘8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平臺,總計人民幣8.36億元(含稅)。
同日,天海防務還公布大津重工于近日收到了ROSMORPORT發來的《關于一艘18兆瓦破冰船分包建造合同的中標通知書》,中標項目報價為91.7億盧布,折合人民幣約8.04億元(含稅)。ROSMORPORT是俄羅斯國企,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破冰船船隊。
僅這兩份合同金額,合計達到16.4億元,占天海防務2020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均超過150%,占2020年度海洋工程EPC收入近250%。
天海防務初步測算上述合同毛利將達到10%,預期對今后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2020年12月底,天海防務收購大津重工的股權交易順利完成。而今年以來,大津重工斬獲的訂單遠不止如此。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合同公告,今年1月大津重工與中海油鎮江公司建造一艘9200DWT成品油船,合同價為人民幣0.67億元;2月與ESTE簽署十二份(6+6)合同,合同金額總計8862萬歐元(折合人民幣約6.92億元);2月與LLC?ADSC?簽訂了四艘8000噸干貨船建造合同,總計40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2.58億元);與上海甌洋簽訂兩份118米甲板運輸船建造及交付承包合同,總計人民幣1.3億元;3月與水欣船務簽訂一艘137米打樁船,合同價為人民幣0.80億元。
僅此前大津重工簽訂合同金額達12.27億元,再加上近日承接項目,今年天海防務訂單總金額達到28.67億元,為去年全年5.24億元營收的4.47倍。
天海防務承接EPC平臺以大津重工為主體平臺,產品涉及軍輔船、新能源船舶、海洋工程船舶、危化品運輸船、公務船、小型船艇、特種結構物、以及船用新能源系統的總裝集成。
隨著訂單的增多,天海防務船海工程總承包業務所涉及的領域正逐步拓展。
船海工程EPC業務大增
事實上,去年底天海防務才從退市警示的邊緣“起死回生”。
天海防務(原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由劉楠于2001年10月創立,2009年10月在深交所上市,為我國船舶科技類首家民營上市企業。
上市后天海防務通過并購迅速擴張。其中2014年以2.58億元收購沃金天然氣100%股權、2015年13.55億元收購金海運100%股權,形成較高的商譽,同時導致運營資金不足,訂單流失。
2020年底天海防務順利完成重整事項,公司控股股東變更為隆海重能,實際控制人變更為何旭東,其從事船舶建造、貿易及投資工作近20年。
在船海工程EPC業務連續兩年下滑后,今年上半年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61億元,同比增143.12%,占到了公司總營收的61.79%,船海工程技術服務收入營業收入0.44億元,同比增96.35%。
整體來看,今年上半年天海防務實現營業收入5.84億元,同比增151.01%,凈利潤0.32億元,同比下降22.47%。
并且重整后,天海防務債務大幅下降,賬面存貨減少。去年公司負債率從80.08%降至19.15%,今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也僅27.65%。今年上半年末賬面資金2.91億元,長短期借款不足1億元。
資金實力的增強,使得天海防務承接訂單的能力增加。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天海防務合同負債1.74億元,同比增1200.97%。
此前天海防務原有主業為船舶設計和監理業務,有較好的基礎。近年來公司陸續承接國家級的重點海洋工程項目的設計訂單,其中5000噸起重能力鋪管船、4500噸起重能力打撈工程船、大型溢油回收船、深潛水工作母船等均是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重點項目。
通過并購大津重工等,天海防務拓展出船海工程產業鏈,即船海工程EPC業務。基于“設計指導生產”的理念,短短幾年中天海防務陸續獲得了風電安裝平臺、邊防巡邏艇、LNG運輸船、巴基斯坦海軍測量船等工程總包項目。
截至目前,天海防務船海工程、防務裝備及新能源的三大業務板塊結構基本成型。
何旭東的上位或將加速公司業務開拓。今年2月,公司完成董監高選舉,何旭東上位董事長,迅速推動公司股權激勵計劃。
激勵計劃擬向238人授予權益總計1820萬股,授予價格為2.92元/股,目標為以2020年度營業收入或凈利潤為基數,2021-2023年收入增長不低于100%、200%、350%,或同期凈利潤增長率不低于120%、450%、1440%。(記者 李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