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以“炫富”為主題的短視頻內容,引發較大爭議。日前,抖音發布處罰公告,對一批涉嫌刻意炫富、惡意炒作、有違社會公序良俗的賬號進行禁言、封禁。
截至2020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突破8億大關,上傳和觀看短視頻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常態。上傳視頻的初衷是為了分享生活體驗,尋求他人點贊和交流,本無可厚非,然而,有些人儼然將網絡當作“炫富”的舞臺,曬出紙醉金迷的生活片段,鼓吹“金錢萬能論”。若心智尚不成熟的未成年人頻繁接觸此類信息,很容易被其中的拜金主義、攀比享樂、幻想暴富等錯誤價值觀所影響,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長。《青少年藍皮書:中國未成年人互聯網運用報告(2020)》指出,現階段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互聯網人數達78%,六成以上未成年人正在使用視頻類App。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三觀”,治理短視頻“炫富”等不良現象刻不容緩。
推動多方協調,齊抓共管。互聯網職能部門應強化主體責任,依照新實施的《互聯網用戶公眾賬號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政策法規,持續落實常態化內容監管。互聯網平臺一方面要以高標準、高要求做好自查工作,完善審核機制,過濾包含“炫富”等不良信息的內容;另一方面可出臺獎勵措施,調動網絡用戶參與平臺社區建設積極性,主動反饋、舉報平臺存在的不良信息內容,提升平臺治理效能。
完善算法邏輯,杜絕“唯流量論”。一些內容制作者在作品中展現所謂“生活奢靡”“名媛消費”,不過是為了吸引流量刻意包裝“人設”。部分互聯網平臺將流量與創作者收益直接掛鉤,形成無論內容是否真實、價值觀是否正確,只要敢于博眼球就能獲得豐厚收益的“唯流量論”。而他們完成流量變現的經歷,又將刺激更多內容創作者、甚至是未成年人效仿,形成惡性循環。互聯網平臺糾正現有算法邏輯缺陷,降低導向存在問題、有噱頭無質量作品的推送頻率,才能讓惡意炒作者失去創作動機,主動從平臺“銷聲匿跡”。
鼓勵創作優質內容,良幣驅逐劣幣。短視頻要流量更要正能量,提供更多反映社會正能量的優質短視頻,激發用戶共鳴,能讓用戶得到高品質的視覺體驗。有關部門可與內容創作平臺及媒體合作,開展正能量主題創作大賽、好視頻創作者訓練營等活動,讓高質量作品源源不斷脫穎而出、有才華的創作者得到應有關注。以優質內容傳播,引導用戶樹立正確價值取向,消滅“炫富”等不良現象的生存土壤,形成積極向上、綠色健康的互聯網生態環境。(梅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