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合并的靴子落地,總市值超過23萬億的新深主板即將登場。據了解,目前深交所正有序推進兩板合并,相關業務規則調整已準備就緒,內部技術改造已基本完成。業內認為,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是構建簡明清晰市場體系的內在要求,未來將發揮板塊協同效應,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兩板合并對市場運行影響較小
證監會日前正式宣布,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深圳證券交易所(簡稱“深交所”)合并主板與中小板。
深交所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5日,深市主板有上市公司468家,總市值9.7萬億元;中小板有上市公司1001家,總市值13.7萬億元。按目前市值計算,兩個板塊合并后總市值達23.4萬億元。
對于市場關注的兩板合并對深市、上市公司、市場產品和投資者將產生什么影響,證監會表示,合并深交所主板和中小板的安排是“兩個統一、四個不變”,即統一業務規則,統一運行監管模式,保持發行上市條件不變,投資者門檻不變,交易機制不變,證券代碼及簡稱不變。證監會將指導深交所整合主板與中小板的制度規則,做好監管銜接,對發行上市、市場產品、指數名稱等進行調整,做好技術系統調整測試,確保改革平穩落地。
深交所也表示,中小板自設立以來,其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機制、投資者適當性要求等主要制度安排與主板基本保持一致。合并主板與中小板的總體思路是“兩個統一、四個不變”,本次合并僅對部分業務規則、市場產品、技術系統、發行上市安排等進行適應性調整,總體上對市場運行和投資者交易的影響較小。
深交所5日晚間發布的《關于調整中小板指等指數名稱的公告》顯示,根據合并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工作安排,為保持指數的穩定性與連續性,兩板合并日起對中小板指數、中小板綜合指數、中小板300指數等名稱進行適應性調整,其中,“中小板指數”名稱變更為“中小企業100指數”,指數簡稱由“中小板指”變更為“中小100”。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合并之后,不會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從存量市場來看,深市主板和中小板的股票,除了代碼不同,其他的諸如退市制度標準、交易制度標準等基本一致,合并之后不會對現有市場產生不利影響。此外,此次合并也為下一步全面注冊制的實施創造了條件。合并之后,深交所是主板+創業板,上交所則是主板+科創板。
形成更好服務中小企業新格局
深主板是我國資本市場最早的投資板塊,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資本市場發展完善,深交所于2004年成立中小板,2009年成立創業板。各個板塊為不同企業上市融資服務。不過,近年來深市主板融資功能漸弱。
IPO方面,按照申購日期計算,2020年1月1日以來,A股累計發行新股429只(不包括新三板上市的股票),合計募集資金4988.81億元。期間,中小板發行新股60只,合計募資資金404.95億元;深市主板無新股上市。事實上,自招商公路2017年在深市主板發行后,該板塊近三年多來沒有新股上市。有機構指出,整體看來,深市IPO融資可分為三個階段,中小板開板前主要是深市主板IPO融資,2004年至2011年中小板IPO融資較高,2011年后創業板IPO融資金額遠超其他兩個板塊。
增發方面,2015年之前,深市主板增發融資的規模大于深市其他板塊,2015年之后,深市主板增發融資的規模和速度漸被中小板和創業板超過。
業內認為,深市主板與中小板合并將提高深交所市值競爭力,清晰板塊定位,發揮板塊協同效應,利于均衡滬深兩市板塊配置,縮小兩市差異,促進同質競爭、協調發展。
證監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合并深交所主板與中小板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舉措。兩個板塊合并后,深交所將形成以主板、創業板為主體的市場格局,為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中小企業提供更好服務。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告訴記者,當前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快構建,科創板設立、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均為暫時無法登陸主板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提供成長空間,以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要特征,直接助推我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在職能定位上,與深市中小板有所重合。此次板塊合并可增強深市主板的包容性,拓寬國內資本市場的覆蓋寬度。(吳黎華 張小潔 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