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期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保險在財富保障中的作用日益凸顯。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訪北京地區多家銀行后發現,臨近年底,銀行代銷保險的熱度明顯升溫,不少銀行理財經理開始“不賣理財”,反而“力薦保險”。
“自去年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險產品逐漸退出后,3.5%復利增值的增額終身壽險逐漸受到投資者青睞。”多家銀行的理財經理在《證券日報》記者日前走訪時透露。
高收益保險產品搶手
12月份額度已提前售罄
2019年9月份,銀保監會發布《關于完善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形成機制及調整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出,“對2013年8月5日及以后簽發的普通型養老年金或10年以上的普通型長期年金,將責任準備金評估利率上限由年復利4.02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調整為年復利3.5%和預定利率的小者,其他險種的評估利率要求維持不變”。自此,4.025%年金險逐漸淡出市場,增額終身壽險成為部分銀行主推的產品。
終身壽險是一種以人身生命為標的的保險,當被保險人在保險責任期間內發生身故或高殘時,由保險人根據契約規定按照保險金額進行賠付的人壽保險。據了解,終身壽險可分為兩種:定額終身壽險和增額終身壽險。定額終身壽險的保額是固定的;增額終身壽險是一種保額不斷增長的終身壽險,放棄定額終身壽險的高額保障作用,突出現金價值的快速增長,通過時間和復利不斷提升投入產出比。
事實上,增額終身壽險并非一種新的產品形態,自2013年以來先后有公司試水推新,但為何在4.025%預定利率的年金險落幕后,才一躍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證券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年金保險和增額終身壽險都被很多客戶經理認為是理財型保險,具有穩健的增值性。同時,兩類保險產品都可用來規劃孩子未來的教育金需要以及養老金補充需要,還可作為財富定向傳承。
一家國有大行的理財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該行銷售的終身壽險已經售罄。現在購買終身壽險的投資者特別多,12月份部分額度已經沒有了,只能預約購買,但從明年1月1日起開始計息。
這款終身壽險有哪些賣點?該理財經理表示,今年以來理財收益一直下降,很多人開始傾向投資穩定且高收益的保險產品。該款產品的利率是按照去年的利率水平給的,與現在的利率相比類似上調了。
據介紹,增額終身壽險的具體表現是:在繳費期完成后,保單的現金價值和身故保額開始以固定利率進行復利增長,會隨著時間的延長不斷復利升值,越滾越多,一直持續到終身。
一家股份制銀行網點理財經理對記者表示,保險業的低利率時代終會到來,如果相中某款保險產品,在國家再一次下調保單預定利率之前,就要趁早購買。“去年4.025%的年金險,現在已不復存在了;今年3.5%的增額終身壽,也要且買且珍惜。如果把時間拉長,3.5%的復利其實不算低。”
按復利3.5%對應的單利利率計算,30年后相當于獲得單利利率6.02%,50年后相當于獲得單利利率9.17%,70年后收益率甚至超過14%。
終身壽險
或成為未來主流產品
在低息環境下,各種渠道的投資都呈現收益下跌態勢。今年以來,不少投資者把目光投向保險理財產品。為此,險企相繼推出兼具財富規劃與家庭保障的產品,增額終身壽險開始成為市場的新寵。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銀行網點后了解到,多家銀行代銷的增額終身壽險受到投資者的追捧,銀行理財經理也更愿意推薦。
“由于受外部環境、監管環境、市場需求等各方面的影響,投資者的投資方式和財富管理理念有所改變。投資者越來越看重長期、穩定又具有靈活性功能的保險產品。”銀行業內人士指出。
據多數銀行客戶經理介紹,增額終身壽險兼顧安全性、收益性和靈活性,符合當下投資者的需求。從內部產品形態來看,增額終身壽險的保額按固定利率持續增長,能夠提前鎖定未來的終身收益,不用擔心利率下行風險。相對于年金險,增額終身壽險的一大特點在于,可以通過減保或退保的方式,實現更加自主靈活的領取方式。
終身壽險產品已成為高凈值人群財富管理的標配。《2020中國高凈值人群健康投資白皮書》調研顯示,今年以來,高凈值家庭年均保費為13.2萬元。其中,年保險費用支出30萬元以上的占比近12%。這意味著,保險在財富保障中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凈值人群的認同。其中,54.6%的高凈值人群認為,購買保險特別是終身壽險,能夠很好地滿足其財富管理和財富傳承的兩大意圖。
此外,從目前保險主流中介公司近期的出單業績榜單來看,增額終身壽險或將成為未來一段時期市場上的主流產品。(彭妍)
關鍵詞: 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