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創板50ETF于今日上報,這意味著一款漲跌幅20%的ETF產品即將面世。
證監會官網顯示,首批四家跟蹤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的ETF及其聯接基金已上報。
其中,包括易方達、華夏、華泰柏瑞、工銀瑞信等四家公司。
倘若相關產品獲批發行,這意味著ETF家族中將出現每日漲跌幅上限為20%的ETF產品。
漲跌幅20%
業內此前傳言,多家基金公司圍繞科創板50ETF進行了激烈角逐,最終四家公司入圍。今日上報的四家基金公司與傳言基本吻合。
在此之前,科創板的門檻阻擋了部分投資者的腳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交易特別規定》明確設置了個人投資者門檻:申請權限開通前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于人民幣50萬元,并且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
50萬的投資者人群占比多大?
根據上交所年鑒,至2017年末,10萬元以下的投資者有 2179.70萬戶,占比55.28%;10萬—50萬的投資者有1187.07萬戶,占比30.11%。
也就是說,按2017年年末投資者持有滬市市值數據,科創板設50萬元的投資者門檻,將有85%以上的投資者不能直接參與科創板。
伴隨著指數的誕生,掛鉤的ETF產品也將推向市場,資金規模不達科創板投資門檻的投資者也將擁有參與的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50ETF的風險收益特征或與主板有顯著不同,科創板股票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之后每日漲跌幅由主板的10%放寬至20%,因此投資標的為科創板股票的科創50ETF,也有望成為首批漲跌幅為20%的ETF品種。
7月15日,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總監、華泰柏瑞上證科創板50成份ETF擬任基金經理柳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科創板ETF也將接軌科創板的制度安排,ETF漲跌幅也將相應調整為20%,大大增強了ETF的可交易性和流動性。
帶來增量資金有限
6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公司發布公告稱,決定于7 月22日發布科創板50指數。自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市以來,科創板上市企業家數穩步增長,市場運行平穩有序。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官網的數據,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共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板的市值近期暴漲,截至今日,科創板最新市值已達2.55萬億元。
廣發證券研報指出,作為科創板首只指數,上證科創板50成份指數有助于反映科創板上市證券表現,并進一步豐富投資標的。
柳軍表示,未來跟蹤科創板50指數的ETF產品推出后,將成為繼上證50ETF、滬深300ETF、中證500ETF和創業板ETF之后,A股市場最重要的代表性指數ETF之一。科創板50指數在指數編制方面做了與傳統寬基指數不同的設計安排,成份股的調整頻率由通常的半年調整一次改為季度調整一次,這也是為了適應科技創新企業的特點和科創板初期市場特征,在指數層面能夠針對市場變化及時作出調整,增強指數對科創板的代表性。
銀河證券研報指出,“科創50”指數總體呈現以下特征:一是指數代表性充分。截至 5 月底,50只樣本的總市值覆蓋率約61%, 在研發費用、營業收入、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指標上的覆蓋率均超過60%。二是行業特征鮮明。50只樣本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戰略新興行業,凸顯了科創板創新驅動的行業結構特征。三是科創屬性突出。50 家樣本公司平均研發支出占營業收入比例達13%,高比例的研發投入為業績增長提供助推力,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13.4%,凈利潤同比增速28.8%,營收同比增速超過50%的有4家,增速在 30%-50%的有12家,增速在20%-30%的有10家。
華寶證券分析師李真認為,參考創業板指數相關基金基金和科技類指數相關基金目前體量來看,預計科創板50指數發布后相應公募基金產品成立對相應個股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
關鍵詞: 易方達科創板50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