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鄭州打工的馬先生原本想著給兒子做一個微創手術,但是最終卻感覺是攤上大事兒了。他說,兒子還沒有下手術臺,醫生就催著他還要交錢。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
▼▼▼《法治現場》節目視頻▼▼▼
馬先生在鄭州打工,兒子今年14歲,患有狐臭。今年6月份,他通過網絡了解到,鄭州有一家醫院可以治療兒子的病。6月30號,馬先生帶著兒子,來到了這家醫院。
馬先生說,當時小孩還沒有下手術臺,他沒想太多,就趕緊去交了錢。事后,馬先生一合計,手術費加上治療費總共花了7000多塊錢,遠遠超出了醫生一開始說的————“2000多塊錢就能治好”的承諾。
馬先生說,交錢的時候他也提出了異議,但是醫院說孩子太胖,脂肪厚,需要進一步治療,考慮到孩子還在手術臺上,馬先生趕緊去交了錢。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兒呢?8月16號上午,記者跟隨馬先生一起來到了這家醫院。
醫院提供的病歷顯示,當天的手術開始于12點,結束于13:30分。
馬先生的交費記錄上可以看到,他在13:28分曾向醫院交費2567元。
也就是說,在臨近手術結束的時候,馬先生確實再次交了費。
人還沒下手術臺,患者家屬再次交費。那這個錢,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呢?這家醫院醫政科的負責人解釋,這都是術后的一些康復治療項目,當時也征得了患者家屬的同意,不存在違規的地方。
馬先生說,一個小小的微創手術,一般情況下一周左右,傷口就可以完全愈合。但是至今一個多月了,兒子的雙側腋下,還處于潰爛狀態。
對這種延期愈合的情況,醫院工作人員做了解釋,并當場向患者表達了歉意。
當天上午,經過雙方溝通,醫院出于人道主義,一次性補償了馬先生5000塊錢,雙方達成和解。
關鍵詞: 河南弘大醫院手術臺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