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紅棗期貨最終運行在萬元關口下方。11月17日,紅棗期貨主力合約2101報收于9635元/噸,下跌215點,跌幅為2.18%,成交3.33萬手,持倉1.87萬手。
多位分析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紅棗期貨于近日失守萬元關口,主要在于減產預期的落空。此前預期將減產30%,期價一度穩定在萬元關口上方,此外,庫存和托市政策也是紅棗期價下滑的部分因素。進入年末,也是紅棗的消費旺季,期價或有震蕩偏強之勢,但隨著新棗的供應,中長期來看,紅棗期價仍難有較大改觀。
供過于求價格易跌難漲
今年以來,紅棗期貨階段性行情明顯,但整體保持在萬元關口上方運行,進入11月份,期價在減產預期落空的背景下,主力合約2101不斷走軟,近日更是失守萬元關口。
徽商期貨農產品分析師洪敏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紅棗期價失守萬元關口,主要原因在于新季紅棗下樹量持續增加,市場總體供應充足,此前預期30%減產落空。而部分產區集散地和市場公共衛生事件影響持續,集中交易受限,暫無明顯好轉跡象;同時,庫存棗依舊是往年新高,對于新棗價格也有一定壓制。最后,托市政策無法改變紅棗供過于求產業結構,短期或有價格支撐,但長期而言,供求結構不改,價格難有起色。
五礦經易期貨農產品研究員張正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10月底,紅棗主力合約便有所轉弱,進入11月份,期價接連下滑,目前在10000元/噸下方震蕩,跌破萬元關口的原因主要有幾點:一是進入紅棗收獲季,現貨供應充足;今年庫存量預計將高于去年同期30%-50%,市場拋壓較大,中長期紅棗現貨價格難改低迷局面;二是新疆喀什地區疫情再起,紅棗出庫不暢,加之今年受疫情影響,消費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三是市場關注度大幅下降??偟膩砜?,目前為紅棗集中供應季,庫存居年內較高水平,消費因疫情影響較為低迷,加之市場關注度低,導致期價跌破10000元/噸關口。
據了解,紅棗常年處于供過于求的產業結構中,棗樹又稱“鐵桿莊稼”,沒有極端天氣出現,紅棗供應不會出現大幅下滑。紅棗產業鏈短,深加工也不活躍,鮮食消費又不是必需品,整體需求對于紅棗價格的支撐遠不及供應對于價格的壓制,這也意味著,在紅棗供求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易跌難漲。
洪敏指出,托市政策僅僅是作為輔助的“另一只手”,紅棗價格最終仍由市場決定。新季度紅棗產量預計小幅減少,質量好于去年,但是庫存棗仍然較多且各市場待售貨源仍占據高位,其中,部分庫存棗的干度相對比新棗還要好,而庫存棗價格持續在低位,加上拿貨客商對高價也不認可,導致新棗行情難提升。
后期走勢仍不樂觀
記者獲悉,今年新季紅棗產量小幅降低,主要因為阿克蘇、喀什等主產地區改種和棄種影響,整體種植面積下降。其中,阿拉爾地區提倡提質增效,單產有所下降,預計全國產量小幅下降2%-3%,至850萬噸左右。同時,雖然產量下降,但新季紅棗質量好于去年,特別是阿克蘇和阿拉爾地區,今年商品率達80%以上,顯著高于去年。
而在消費端,喀什疫情突發,受其影響,客商多持觀望態度,拿貨減緩,交易活躍度不斷降低,成交多以質論價,走貨困難,新疆產區去庫難度非常大,紅棗產業鏈壓力凸顯,整體消費預計全年小幅下滑3%左右。張正認為,短期來看,新季紅棗交易氛圍一般,農戶賣貨積極,收貨客商有所減少,目前交易價格有所下滑;同時,內地銷區客商一般按需采購,以質論價,整體價格弱勢明顯。
洪敏分析稱,年末作為紅棗消費旺季,價格穩中微漲或許還能維持走貨速度。就目前來看,市場整體未有其他重大利空,下方有支撐壓力,后市仍以震蕩觀點對待,但明年一季度,價格上漲與降庫存則難以同時進行,紅棗又比較耐儲,若過分惜售,庫存的壓力又會壓制盤面,行情要偏空對待。
張正認為,未來隨著產區紅棗大量下樹,庫存預計將快速增加,市場拋壓較大,短期現貨價格將承壓下行;中長期來看,紅棗現貨價格低迷格局難改。目前市場普遍預期托市政策即將公布,短期對紅棗期價支撐較強,但最終走勢仍將回歸基本面,在整體供大于求格局下,期價難改偏弱走勢。(王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