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在9月份的回調讓多數權益類基金業績下跌,而從債券型基金的表現看,剔除凈值異動產品后,在3445只(各份額分開計算,下同)債基中,凈值上漲的達到了2477只,占比為72%,913只債基凈值下跌,占比達27%,轉債基金成為跌幅靠前品種。
盡管整體上看,債券型基金相比權益類基金在9月份凈值上漲產品的占比更多,但從絕對數看,僅有8只債基漲幅在1%以上,絕大多數債基的表現都非常平淡。而跌幅榜上,超過-5%的債基就有26只,超過-1%的占整個下跌債基的40%。
從漲幅靠前的債基看,多數此前公布的二季報中都以政策性金融債和國債為主,比如民生加銀嘉盈債券、安信恒利增強債券A等,9月漲幅分別為8.59%、3.80%,景順長城中債1-3年國開行債券指數C(008823)也上漲了1.69%。
從債券市場的季度走勢看,三季度國債收益率整體呈震蕩上行態勢。推動債券收益率上行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我國公布的經濟和金融數據多好于預期,二是資金面趨緊;三是市場擔憂政府債券供給壓力較大;四是央行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央行會議和央行官員表態堅持正常貨幣政策的決心不變,消除市場的寬松預期;五是中美高層表示繼續推動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落實;六是股市多數時間較為堅挺,股債蹺蹺板效應推動債券收益率上行。由于資金利率中樞大幅抬升,債券短端收益率上行幅度大于長端,收益率曲線平坦化。
此外,一些此前重倉企業債的債券基金在9月份也表現不俗,比如中信保誠景豐C、中信保誠景豐A的凈值上漲達1.40%和1.38%,二季報顯示前五大債券為18中銀、18創元、19山證01、17國聯、19泰州?;鸾浝肀硎?,年初以來中高等級信用利差明顯走闊,信用債的票息優勢明顯提升。同時,理財、廣義基金等對信用債的剛性配置力量較強,信用債利率波動的風險相對更小??紤]到下半年隨著疫情沖擊逐步緩解,經濟向常態逐步回歸,企業經營狀況將有所修復,適度關注城投、地產下沉,挖掘經營及融資修復的產業債,關注abs、永續債等小品種局部機會。
博時安康定開債(LOF)和中銀惠利半年定開債也都重倉企業債,9月份凈值分別上漲0.77%、0.71%。中銀惠利基金經理在二季報中表示:“預計下半年債券收益率可能呈震蕩上行走勢。信用債方面,寬信用環境下的整體信用風險可控,但疫情對企業盈利影響較大,尾部風險仍有暴露壓力。在做好組合流動性管理的基礎上,我們將保持適度杠桿和久期,合理分配各類資產,審慎精選信用債,積極把握投資交易機會。我們將堅持從自上而下的角度預判市場走勢,并從自下而上的角度嚴防信用風險。”可見,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下,債券基金的超額收益更多來自基金經理對具體標的的挖掘能力。
與此對應,9月份可轉債基金的跌幅超過其他債基,如申萬菱信可轉債債券、富安達增強收益債券型C類、富安達增強收益債券型A類,單月凈值表現為-6.75%、-6.51%、-6.48%。申萬菱信可轉債債券在二季報中持有的希望轉債9月份下跌了25.41%。
金信民旺債券C和金信民旺債券A也在9月份下跌了7.77%和7.73%,二季報披露的前五大債券中有四只都是轉債,其中的百合轉債9月份下跌22.29%。
券商研報表示,從轉債估值來看,雖然7月權益市場上漲較快,贖回增多加劇存量轉債稀缺性,但貨幣回歸中性、后期股市回調以及供給加速等方面對估值有一定壓制,整體沒有大幅上行。9月第二周后情緒有所降溫,估值小幅壓縮。
對于四季度,該機構認為轉債估值仍有支撐。目前更多還是跟隨權益市場節奏選擇板塊與個券。9月第二周調整后,高價券占比有明顯下降,可操作性增加。此外,近期估值有所壓縮,對于四季度來說轉債性價比較7-8月有所提升。市場總體斜率放緩,部分核心標的贖回退出,權益市場有望進入慢牛,仍存在偏結構性的機會,短期市場波動加大,回調或帶來一定配置機會。策略上一方面可關注優質新券供給,另一方面挖掘估值合理有業績催化邏輯的中價個券的補漲機會,對于轉股溢價率較低,價格較高的核心標的,需關注正股走勢同時控制回撤。(記者 康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