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賺錢效應,在為基民帶來投資回報的同時,也為公募基金公司管理規模的增長提供了支撐,前不久披露的上市公司中報揭曉了部分基金公司的經營業績。
據Wind統計,上半年60家基金公司合計實現凈利潤142億元,同比增長近30%。10家公司凈利潤超5億元,其中,天弘、易方達凈利潤超10億元,工銀瑞信、廣發凈利潤超9億元,該4家公司位列行業前茅。剔除低基數的影響,大型基金公司利潤增幅更大,凈利潤超5億的10家公司中,易方達、廣發、興證全球和富國同比增長均超5成,行業馬太效應日益顯著。
值得關注的是,其中易方達、廣發同在羊城廣州,興證全球、富國則位列黃浦江畔,“羊城雙雄”和“滬上雙杰”的興起,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廣州、上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和國際金融中心的基金實力。
規模總量與資產結構:基金公司更加重視經營效率
管理費是基金公司經營收入的重要來源,不同的經營業績背后則體現了管理資產規模與資產結構的差異。
資產管理規模越大,所帶來的管理費收入自然也水漲船高;但當下基金公司普遍更加重視所管理資產的結構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不同類型的基金管理費率不同:主動權益基金管理費率最高,貨幣基金管理費率最低。主動權益類產品在總規模中的占比越高,則公司的經營效率也就越強。
據天相投顧數據,上半年,易方達、天弘、廣發的管理費收入居前3,分別為22.88億元、21.57億元、17.68億元。
從規模總量來看,截至今年6月末,易方達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8985.95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22.95%,非貨幣基金(剔除貨幣基金和短期理財債券基金后)規模5478.34億元,行業排名第1。天弘基金所管理的非貨幣基金規模447.7億元,行業排名第38。廣發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規模合計6394.81億元,較2019年末上升27.24%;非貨幣基金規模4165.91億元,行業排名第3。
規模總量決定了管理費的總收入,但資產結構對公司經營效率,即凈利潤的影響更大。Wind數據顯示,天弘、易方達、工銀瑞信、廣發4家公司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達到13.67億元、10.48億元、9.38億元、9.1億元,排名前4位,同比增幅分別為18.58%、53.01%、18.58%和53.01%。
其中,同處羊城廣州、擁有同一股東廣發證券的易方達基金與廣發基金凈利潤增速強勁,這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羊城雙雄”資產結構的改善和經營效率的提升。
良好經營業績的驅動力:產品業績實力說話
公募基金行業公開透明,每日更新的產品業績是基民們用腳投票最重要的參考之一,良好的投資業績,對公司管理規模的增長發揮著重要的正向驅動作用。
以上半年管理費收入前3中的易方達和廣發為例,據銀河證券統計,2019年易方達全年有21只產品為投資者取得了超過60%的回報,其中15只是主動管理型權益基金。今年前三季度,易方達旗下也有6只基金收益率超60%,其中3只為主動權益類基金。
再看廣發基金,銀河證券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廣發基金旗下16只主動權益基金收益率超過50%,7只基金收益率超過70%。從相對排名來看,25只基金排在同類前1/4,11只基金排在同類前10名,廣發高端制造、廣發鑫享、廣發科創主題3年等3只基金在細分類別排名第1(廣發高端制造—12只裝備制造行業股票型基金;廣發鑫享—79只基準股票比例為0-30%的靈活配置型基金;廣發科創主題3年—11只封閉式科創主題靈活配置型基金),其中,廣發高端制造以95.68%的成績成為前三季收益最高的基金。
優秀的投資業績,也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參與。據Wind統計,截至6月30日,市場上共有3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資產規模在100億元以上(不含戰略配售基金),廣發、易方達、匯添富分別擁有6只、5只和5只。其中,廣發6只百億基金中,除廣發科技先鋒因成立于年初無可比數據外,其余5只基金的持有人戶數均較2019年末大幅增長,廣發小盤(162703)成長、廣發創新升級、廣發醫療保健、廣發雙擎升級持有人戶數較2019年末分別增長了321%、205%、190%和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