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近期發布2018年半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86億元,同比增長1.76%;凈利潤8.62億元,同比下降4.3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7.8億元,同比下降7.01%。
從產品來看,2018上半年,東阿阿膠的阿膠系列產品和醫藥貿易收入均出現下滑,下滑幅度分別為5.21%和81.09%。據了解,阿膠系列產品收入占公司總營收比重接近80%。
據了解,這是東阿阿膠自2009年一季度以來凈利潤首次出現負增長。至于下滑的原因,東阿阿膠并未在半年報中提及,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東阿阿膠試圖進行采訪,但幾次電話均被掛掉。
東方證券分析師施紅梅認為,公司業績壓力較大主要由于公司近期進一步優化經銷渠道,同時對經銷商進一步加強管理所致,預計下半年隨著渠道優化的逐漸完成,公司業績有望恢復至正常水平。
伴隨著凈利潤下滑而來的,是東阿阿膠二級市場上股價下跌。截至8月17日收盤,東阿阿膠跌至44.22元/股,創出自2016年6月以來的新低。
阿膠塊自2006年以來18次提價
事實上,東阿阿膠2017年業績增速就創出2006年以來的新低。數據顯示,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72億元,同比增長16.7%;凈利潤20.44億元,同比增長10.36%,較2016年同期14%的增速繼續下滑;扣非凈利潤19.61億元,同比增長12.73%,較2016年同期的16.17%也有所縮水。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除公司下半年開始的渠道調整外,實際上東阿阿膠漲價空間已經近頂。資料顯示,東阿阿膠漲價故事可以追溯到2006年,當時公司任命阿膠工藝傳人秦玉峰為總經理。隨后,東阿阿膠以驢皮緊缺、成本上漲為由,在10多年來對阿膠塊進行了18次提價,單次漲幅在5%至60%不等。最近一次提價發生在2017年11月,提價幅度10%-18%。
據記者粗略統計,阿膠塊的零售價從2005年每斤約80元漲到目前的近3000元,漲幅接近40倍; 東阿阿膠天貓官方旗艦店顯示,250克的盒裝阿膠塊價格為1349元,而250克的同仁堂阿膠塊價格僅為699元,售價僅為前者1/2。
據相關媒體報道,東阿阿膠在2016年度業績交流會上,曾把阿膠塊終端目標價格定位在5000元-6000元/斤之間。如果按照6000元/斤計算,東阿阿膠阿膠塊當前近3000元/斤的價格還有1倍的漲價空間。
“水煮驢皮”事件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
中信建投證券分析師賀菊穎認為,“水煮驢皮”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和投資者的信心。今年年初,國家衛計委下屬的公益熱線官微發布微博“過年不值得買之阿膠”,質疑阿膠的保健功效,直指阿膠實質為“水煮驢皮”,并非人體所需的優質蛋白質來源。這條微博在社交媒體上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網友熱議阿膠保健功效。不過,東阿阿膠總裁秦玉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藥典》對阿膠的功效有非常明確、精準的表述,無論是傳統中醫理論還是現代藥理研究,也都可以查詢得到,公司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生產和經營。
而同時,阿膠行業的規范治理則會讓東阿阿膠等企業受益。今年4月,有媒體報道東阿縣多家阿膠廠家使用牛皮邊角料等原料來做阿膠,并有知名企業委托當地廠家加工劣質阿膠糕。
賀菊穎表示,根據調研了解到,截至6月底,東阿縣已經有幾十家經營不規范的小阿膠廠被迫關閉。未來行業標準的出臺及國家對于阿膠產品質量的重視,將使得行業向規范化前行,不規范經營企業的市場份額將向經營規范的龍頭企業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