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防范金融風險根本舉措。金融業應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為抓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深化改革開放是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控金融風險的根本途徑,只有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才能讓金融“血脈”更加暢通。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
今年以來,我國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多省份重拳出擊防控地方債風險,互聯網金融和網絡借貸專項整治工作穩步推進,私募基金風險排查、股權質押新規、銀信業務新規、資管新規、貨幣基金流動性風險新規等一系列有力舉措不斷推進,在降低金融杠桿率,化解流動性風險、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房地產泡沫風險、影子銀行風險以及整治金融亂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肯定成績之余,一些新問題、新變化也不容回避,需要重新審視后續防風險舉措的節奏和力度。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在此背景下,中央指出,要繼續堅定做好去杠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舉措的出臺時機。
在具體工作中,一是切忌為了快速去除金融風險搞“一刀切”、運動式“排雷”、限時緊急整改等舉措,防止引發更多不可預知的金融風險。二是要避免新政策過于集中推出引發市場共振,把握政策推出的節奏和方式方法,建立和完善部門、行業、投資者之間的良好溝通、協調和反饋機制。三是切忌脫離服務實體經濟,孤立地理解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政策措施。不能為了防風險而防風險,也不能為了防范短期風險,拋開經濟長期發展大局,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結合起來,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愿。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服務實體經濟是防范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也是金融立業之本。在經濟循環中,實體經濟供求循環發揮著基礎性作用。若這一循環暢通,經濟就不會出大問題;若供求出現結構性失衡,導致實體經濟循環不暢,則容易出現各類金融風險事件。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業應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為抓手,更好地在修復我國經濟失衡方面發揮作用,更好地起到連接供求和組織資源的作用。
首先,應結合金融業發展規律和特點,貫徹落實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金融業要改變過去那種跟著實體經濟上規模、擴外延的發展方式,應樹立質量優先、效率至上的理念,轉向內涵式發展。
其次,應下決心優化融資結構體系,打造適應實體經濟發展的金融鏈,尤其是補齊資本市場發展“短板”,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盡快形成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多層次市場體系。
再次,應強化金融業服務意識,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創造價值和利潤。各類金融機構應加快轉變經營模式,做優主業,做精專業,特別是中小金融機構要注重業務本地化,下沉服務重心,不宜搞業務多元化和跨區域經營。要建設普惠金融體系,加強對小微企業、“三農”和偏遠地區的金融服務,推進金融精準扶貧。
一言以蔽之,深化改革開放是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控金融風險的根本途徑,只有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才能讓金融“血脈”更加暢通,實體經濟“軀體”才會更加健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