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業務虧3823萬,IPO項目3過1;去年上半年IPO項目完成5單;投行業務收入占總營收比例降至4%
首份傳統券商半年報出爐。8月7日,山西證券公布了2018年半年報,公司2018年1-6月實現營業收入29.80億元,同比增長41.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0億元,同比下降53.55%。山西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依托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開展。報告期內,中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凈利潤虧損3823.23萬元。投行業務占總收入的比例為4%。山西證券投行業務收入占比由2016年的超30%,降至個位數。
2017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投行子公司中德證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57629.11萬元,同比下降22.14%,實現凈利潤11825.55萬元,同比下降33.52%。這也意味著,其投行業務利潤連續下滑,今年上半年更是虧損。
與此同時,8月7日,山西證券公布7月份業績,山西證券母公司7月份實現凈利1655.65萬元,子公司中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3503萬元,實現凈利潤201萬元。截至收盤,山西證券小幅上漲2.59%,報每股6.34元。
期貨業務增厚營收,格林大華收警示函
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減少2.1億元,同比下降35.45%,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下降0.24億元。
從全行業來看,證券公司上半年日子難過。山西證券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減少2.1億元,同比下降35.45%。其中證券經紀業務收入下降0.24億元。
交投清淡是券商業績表現不佳的主要原因。
數據顯示,上半年A股整體表現疲弱,上證綜指下跌13.90%,深證綜指下跌15.36%,創業板指下跌8.33%,券商的證券經紀、權益類投資受到較大影響。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統計,全行業131家證券公司(去年同期為129家)當期實現營業收入1265.72億元,同比下降11.92%;當期實現凈利潤328.61億元,同比下降40.53%。
不過,依賴期貨業務,山西證券實現營收大幅增長。
山西證券稱,上半年,山西證券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加8.8億元,其中,其他業務收入同比增加11.14億元,同比增長121.73%,主要為子公司格林大華倉單業務收入增加所致;投資收益同比增加1.13億元,同比增長22.81%,主要為固定收益業務和子公司格林大華投資收益增加所致。
資料顯示,格林大華是山西證券全資子公司,主要經營范圍為商品期貨經紀、金融期貨經紀、期貨投資咨詢、資產管理業務、大宗商品交易及風險管理業務等。半年報披露,格林大華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9.31億元,實現凈利潤8592.94萬元。
今年6月,山西證券旗下子公司格林大華,因合規問題被北京證監局出示警示函。
據披露,因格林大華于2014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間未與某居間人簽署居間協議的情況下向其支付居間報酬,公司內部控制存在一定缺陷,未能有效執行公司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北京證監局于2018年6月向格林大華下發了《關于對格林大華期貨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監管措施的決定》([2018]32號),對格林大華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并責令整改。
投行業務上半年虧損3823萬元
IPO項目3過1,低于平均過會率水平,去年上半年IPO項目完成5單。
除了經紀業務難做外,投行業務也受到了監管節奏的影響,盈利下降。
今年以來,IPO節奏緩和,部分券商的投行業務增收有限。據統計,全市場IPO上市63家,募資總額922.87億元,同比下降26.40%,定增上市177家,募資總額3677.60億元,同比下降45.41%。
山西證券投資銀行業務依托控股子公司中德證券開展。報告期內,中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22億元,凈利潤虧損3823.23萬元。
從細分項目來看,上半年,中德證券共完成15個項目,其中包括1個IPO項目,3個再融資項目,3個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項目,1個可轉債項目以及7個公司債項目。
對比2017年,山西證券投行業務營收持續下滑,2017年上半年,子公司中德證券實現營業收入2.99億元,凈利潤6956萬元,完成投行項目19個,其中IPO項目完成5單;非公開再融資完成1單;并購重組完成4單,債券項目完成9單。
上半年,中德證券保薦了三家企業,分別是密爾克衛化工供應鏈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紫林醋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藍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家企業中,僅有密爾克衛成功過會。Wind數據,2018年上半年共有112家企業上會審核,其中44家未過會,被否率為39.29%,這意味著,其IPO項目過會率低于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