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城市建設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城建”)對外披露了多筆債券違約的涉訴情況。
記者整理發現,在39家“踩雷”中城建債券違約風波的金融機構中,僅銀行數量就高達21家,涉訴金額共計39.9億元。截至目前,這些銀行均向法院提出訴訟,尋求財產保全。
一位涉訴銀行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稱,目前該行正按照程序在追償,但對于資產最終能否真正保全卻“沒什么底氣”。
集團財務惡化
債券頻繁違約
讓一向強勢的銀行對追債成功率也感到“沒底氣”,中城建的債務追償難度可想而知。
公開信息顯示,2014年以來,中城建旗下的9只債共發生15次違約,包括2018年違約2次、2017年違約8次、2016年違約5次,9只債券涉及的債券余額合計達到161.5億元。15次的債券違約情況,來自多只債券的重復違約。業內人士稱,如果發行人最終一直無法完成兌付,公司很有可能會走入破產清償。
緊張的資金流以及滾動爆發的債券違約讓持債機構都紛紛“坐不住”了。
根據7月30日中城建披露的多筆債券違約的涉訴情況,目前共有59起因中城建債券違約對其發起的訴訟,合計金融機構39家,涉訴金額77.311億元。在涉及的39家金融機構中,共有銀行21家,涉訴金額為39.9億元;保險公司6家,涉訴金額為6.2億元;基金公司5家,涉訴金額為8.3億元;信托公司3家,涉訴金額為15.2億元;證券公司3家,涉訴金額為5.811億元;資管公司1家,涉訴金額為1.9億元。
而這僅僅是關于債券違約的涉訴情況。中城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貸款逾期,該集團還被一家銀行起訴。不過該負責人拒絕透露這家銀行的名字。
由于債券違約和表內貸款逾期,且面臨多起債務訴訟,中城建的部分銀行賬戶及資產被法院做出財產保全或查封的裁定。
中城建在其最新公告中稱,訴訟已經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并對集團設法解決債券問題產生負面影響。
事實上,從中城建的財務報告來看,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現金流也令人擔憂。
據記者了解,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中城建已多次延遲2016年、2017年及2018年財務報告的披露,而從其2016年三個季度數據反映的狀況來看,其財務狀況有惡化趨勢。
具體來看,截至2016年9月30日,中城建母公司資產合計688.07億元,負債合計484.59億元,較年初分別下滑33.4%和40.1%,并且2016年三個季度連續下滑;同期流動性資產為474.67億元,較年初下降35.7%,流動性壓力大。
從盈利性指標來看,中城建集團同樣表現不佳??傮w來看,公司2015年前三個季度出現虧損,2015年第四季度以及2016年第一季度業績表現雖然有所改善,但這種改善未能持續。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末,中城建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4.6億元。
從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來看,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公司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僅剩14.7億元,較2015年同期下降80.5%。
伴隨盈利能力的下降、股權二次變更、債券違約等影響,從2016年起,評級機構聯合資信就開始不斷下調中城建評級。2016年11月29日,聯合資信將中城建主體長期信用等級直接由A-下調為C,降至最低等級。評級一落千丈讓深陷百億債務泥潭的中城建再融資渠道愈發狹窄。
2017年11月,中城建相關負責人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表示,資金鏈斷裂是債券違約的直接原因。而由于公司出現了一系列債券違約,公司也不會再新增銀行貸款。
股權糾紛糾纏
債務問題難解
對于債務的解決,事實上,中城建也進行了表態。在7月30日的公告中,中城建方面稱,集團仍在積極想方設法進行解決。但因控股股權糾紛,公司融資渠道受到限制,影響企業經營。
據了解,2016年8月,公司股權發生重大變更,具有國企身份的北京中冶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北京中冶”)成為占中城建51%股權的控股股東。股權重大變更給中城建帶來了股權糾紛。
2018年2月,中城建曾發公告說明了股權糾紛過程。
根據中城建發布的公告,中城建原100%股東(現49%)為中城建國際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下稱“中城科技”)。2016年8月1日,北京中冶與中城科技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書》,約定雙方一致在“認可其資產、負債及價值以公告財報為準”的前提下,中城科技將持有的中城建51%股權轉讓給北京中冶,轉讓對價15.84億元。同時約定,在2017年8月1日前支付1/3轉讓對價,并在24個月內付清剩余轉讓款。
該股權轉讓的工商變更登記已于2016年8月19日辦理完畢,但北京中冶未能向中城科技支付轉讓對價。于是中城科技將北京中冶列為被告向法院提起訴訟。
中城建稱,自2016年8月北京中冶控股中城建以來,中城建開始出現多次債務違約。企業經營退步,此期間的責任應由北京中冶承擔。此外,中城建表示,會汲取以往教訓,重新引入信用良好、有實力的控制人。
不管債券違約的責任由誰承擔,債務違約已成事實。中城建方面表示,目前集團正在對現有資產進行優化配置,希望能夠盡快恢復流動性。集團第一承認債務,第二正在積極想辦法解決債務,并盡最大努力保護債券持有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