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壽險業面臨著十分特殊的發展環境,一方面,理財型產品發展受限,另一方面,監管部門對市場亂象的整治力度空前。從表面來看,多數險企都在謀求轉型發展,但相同的表象背后是分化,部分險企早有主動轉型發展之決心,而部分險企則是受環境倒逼不得已而為之。需要強調的是,壽險業應進一步堅定從擴量到提質的模式轉變,主動尋求轉型發展的模式。
必須肯定的是,從全行業來看,壽險業轉型發展已經顯現出一定的成效。從不同類型的產品保費來看,今年前5個月,盡管壽險公司原保險保費同比仍處在下降通道,但降幅正在收窄,未計入保險合同核算的保戶投資款(萬能險為主)和投連險獨立賬戶新增交費增速較高,但其總保費的比例較小。從不同的銷售渠道來看,上半年,個人代理人渠道保費在壽險業保費中占比已接近六成,超越銀保重返行業第一大渠道。再從壽險公司的利潤來看,盡管上市壽險公司都面臨保費增速下滑的情況,但其利潤并未受影響。新華保險近日發布中期業績預增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其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將增加80%左右。
不過,行業整體向好并不能掩蓋少數險企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部分險企仍然延續著激進的發展模式,共有7家萬能險保費占比超過規模保費的50%。作為投資理財屬性較強的產品,往往需要一定水平的結算利率來維持吸引力,而當前的投資環境較為嚴峻:今年以來,截至昨日收盤,上證綜指收盤價下跌了466.1點,跌幅為13.9%;債市風險加大,多個項目發生違約情況;長期股權投資又容易出現與萬能險周期錯配的問題。因此,萬能險業務占比過高容易引發嚴重的退保風險、滿期給付風險以及利差損風險。部分險企的投資型產品占比過高,甚至面臨監管限制,反映出其在發展思路上仍未回歸保險姓保,在發展方式上,仍未找到發展保障型業務的突破口。
應當看到,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險企仍將面臨嚴格的政策環境、嚴峻的投資環境,保險姓保的理念必須加以長期的貫徹和落實。因此,壽險業應進一步堅定從擴量到提質的模式轉變。第一,在業務類型上,要做到“以保障功能為基礎,兼顧財富管理”,實現業務結構的平衡;第二,在產品設計上,要深挖人們在意外、醫療、養老等方面的保障需求,豐富符合人們需求的產品類型;第三,在業務渠道上,應避免嚴重依賴單一渠道的局面,實現個險渠道、互聯網渠道和銀行渠道的多渠道布局,同時有所側重;第四,在險資投資上,要將防風險放在首要位置,保障資金安全,同時要強化資產負債匹配,防止周期錯配風險。當然,這些具體措施歸根結底是險企發展理念的體現,只有公司明確并堅定發展模式,相應的措施才會朝著同一方向前進。必須強調,當前,壽險業還須進一步堅定從擴量到提質的發展模式轉變,順利渡過當前的原保險保費增長低谷期,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