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行在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簡稱“北金所”)掛出轉讓金融股權的信息。信息顯示,建行擬出清持有的27家村鎮銀行股權,掛牌底價約人民幣16億元,此次股權轉讓掛牌事件持續到7月26日。如果這次轉讓成功,建行將出清村鎮銀行業務。
建行并非唯一一家“打包出售”村鎮銀行的銀行。
2016年1月,重慶農商行對外表示,以9291.8萬元的價格掛牌轉讓其持有的云南大理渝農商村鎮銀行36%的股權。一個月后,重慶農商行又將出售價格下調至8455.54萬元。2017年4月,國家開發銀行將其持有的15家村鎮銀行股權,作價10.87億元,轉讓給了中國銀行及富登金控的聯合收購方。外資銀行中的渣打銀行、澳洲聯邦銀行也已“打包出售”控股的村鎮銀行。
為何建行等銀行打包出售村鎮銀行?建設銀行未給予公開回復。建行的2017年年報稱,“村鎮銀行堅持為‘三農’和縣域小微企業提供高效金融服務,取得了較好的經營業績。”既然如此,為何要整體出售?
一不愿具名的農商行人士對此并不驚訝,“我們銀行在2017年、今年年初已經出售了控股的兩家村鎮銀行,主要是不掙錢、風險高。”今年上半年共有35家村鎮銀行被監管處罰。其中,10余家村鎮銀行因違規放貸、吸儲被罰。
建行打包出售村鎮銀行股權
業內人士稱,之所以被出售,是因沒有規模效應。
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披露的信息顯示,建行此次出售的27家村鎮銀行分布在浙江(8家)、江蘇(6家)、山東、黑龍江、安徽、河北、湖南、上海、重慶等地。
這27家村鎮銀行盈利情況如何?據北京金融資產交易所披露信息,27家村鎮銀行大部分實現了盈利,個別為虧損。
新京報統計發現,建行的3家村鎮銀行凈利潤為負,有16家銀行凈利潤在1000萬以下,8家村鎮銀行凈利潤在1000萬以上。
另據建設銀行2017年年報,至2017年末,27家村鎮銀行資產總額181.97億元,凈資產34.04億元;貸款投向堅持“支農支小”,各項貸款余額131.86億元;實現凈利潤2.81億元。
建行為何要出售村鎮銀行業務?在中銀國際研究公司董事長曹遠征看來,主要原因是村鎮銀行大都設立在經濟不發達地區,缺少信用基礎和貸款技術,建行、國開行村鎮銀行數量少,沒有形成規模效應。
財經專家盤和林持有類似看法。“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分散的銀行點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建設村鎮銀行的目的是為了帶動欠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所以銀行點一般都位于經濟落后的地區,再加上群眾信用基礎薄,使得銀行‘單打獨斗’非常艱難,而又因為建行所擁有的村鎮銀行數量較少,關聯性較差,資金流通范圍和融通渠道也不夠豐富,這就造成了這些銀行并沒有形成可觀的規模效應。”
這并不是個案。據公開資料披露,去年底國家開發銀行、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及國際金融公司出售了13家村鎮銀行的股權,交易對價為人民幣8.75億元。13家村鎮銀行營業收入5500萬元、凈利潤4400萬元。
另一出售村鎮銀行的重慶農商行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12家村鎮銀行中有5家出現虧損,全部村鎮銀行盈虧相抵后累計虧損5931.52萬元。
“最初有政策支持的時候,政府會給予一部分補貼,后來補貼取消之后,這些村鎮銀行業績就舉步維艱了。”齊魯銀行一支行負責人告訴新京報記者,村鎮銀行的業績過于依賴“補貼”。
從競相進入到出售背后
當地銀行機構眾多,同質化競爭激烈,吸儲成本高,風控鞭長莫及,管理半徑長,面臨技術和人才瓶頸。
2007年3月,全國第一家村鎮銀行在四川儀隴正式掛牌成立,此后,包括國有大行及外資行紛紛布局村鎮銀行。據悉,村鎮銀行成立之初,發起行和股東的初衷是想發掘農村市場的金礦,但十多年過去了,打包出售卻頻頻發生。
對于村鎮銀行被打包出售,一不愿具名的農商行人士并不驚訝。“我們銀行在2017年、今年年初已經出售了控股的兩家村鎮銀行,主要是不掙錢、風險高。”
2006年,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于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更好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表示,對所有社會資本放開,境內外銀行資本、產業資本、民間資本都可以到農村地區投資、收購、新設銀行業金融機構等。
上述農商行人士表示,2007年左右,其所在銀行在湖北仙桃、山東即墨兩地控股設立兩家村鎮銀行。“一是響應‘普惠金融’的號召,我們農商行設立村鎮銀行有著天然的優勢;第二是考慮到,用這種方式打破農商行不能在外地開展業務的限制,但后來證明這種想法不太現實。”
“實際上,多家農商行設立村鎮銀行最大的動力就是可以突破跨區域經營的限制,通過設立村鎮銀行變相地在外地開展業務。”另一家上市銀行高管表示。
而據銀保監會發布的數據,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發起的村鎮銀行數量超“半壁江山”。其中,5家大型銀行共發起村鎮銀行139家,6家股份制銀行共發起村鎮銀行70家,97家城市商業銀行共發起村鎮銀行459家,184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共發起村鎮銀行920家。
但在上述農商行人士看來,從其所在銀行控股的村鎮銀行看,在過去的十年間,兩家村鎮銀行發展頗為艱難。
“第一,成本居高不下,市場同質化嚴重,我們的存款以吸收居民存款為主,這塊利息比較高;第二,當地企業經營狀況不太好,可選擇的對象受到很大限制;第三,距離總行太遠,風險防控有點‘鞭長莫及’,我們后來在檢查的時候也發現了一些風險隱患。此外,村鎮銀行的股東也有當地的資金,雙方合作一直不太順暢。”上述農商行人士表示,兩家村鎮銀行基本上處于微利狀態。“我們也派了很多人過去,但基本上每年盈利十幾萬二十萬,對我們來說意義不大。”
山東地區一村鎮銀行支行行長魏超(化名)和上述農商行人士有著類似看法。
“村鎮銀行有優勢、有劣勢。優勢是,村鎮銀行高管一般聘用當地人士,對當地市場比較熟悉,決策時間比較短。劣勢似乎更多一點,比如品牌影響力低、下沉地的經濟狀況差等。”魏超說,其所在地區目前有25家銀行機構,同質化競爭嚴重,而村鎮銀行在其中的口碑和品牌影響力并不占優勢,影響力很小;此外,當地小微企業亦受經濟形勢影響較大。“目前看,村鎮銀行面臨的狀況比較艱難,我所在的銀行雖然未出現虧損,但同比來看,盈利增速下降很多。”
魏超直言,村鎮銀行下沉到基層,肩負著“普惠金融”的重任,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
“需要改進的主要是技術和人員方面,目前很多村鎮銀行系統很落后,金融科技方面的應用幾乎沒有,感覺和20多年前的銀行差不多,而人員操作基本都是線下、人工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也需要提高;而在支持上,總行是否能夠放寬以業績為標準的考核機制,因為在目前的情況下盈利很艱難。”魏超同時表示。
而據新京報記者了解,也有銀行此前發布公告計劃設立村鎮銀行,但因各種因素,最終“謹慎地選擇了放棄”。
“從管理上來說,村鎮銀行的管理半徑比較長。和其他類型的銀行網狀的管理模式不同,村鎮銀行主要是點到線狀的管理模式,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出問題。”
上半年10余家因違規放貸、吸儲被罰
4家銀行以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被罰。
上述多位銀行人士表達了對村鎮銀行風控的關注。新京報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有35家村鎮銀行被監管處罰。
35家被罰的銀行中,10多家銀行涉及違規放貸、吸儲。其中,江蘇揚州廣陵中成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未能有效監控貸款資金使用、貸款資金經受托支付后回流借款人控制的賬戶;禹州新民生村鎮銀行發放冒名貸款。
在違規吸收存款方面,寧夏青銅峽賀蘭山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惠州仲愷東盈村鎮銀行、浙江建德湖商村鎮銀行、廣州白云民泰村鎮銀行等4家銀行以不正當手段吸收存款被罰,浙江泰順溫銀村鎮銀行違規吸收存款被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至今,有7家村鎮銀行因未經任職資格審查任命高級管理人員被罰。
今年上半年被罰的村鎮銀行中,再現“票據”身影。其中,山西澤州浦發村鎮銀行因向異地企業簽發有敞口的銀行承兌匯票,被處以罰款二十萬元;浙江嘉善聯合村鎮銀行因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銀行承兌匯票業務,被罰款20萬元;上海閔行上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至2017年,未嚴格審查票據貿易背景真實性,辦理了部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票據業務,被罰款3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