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放貸符合預期 貨幣政策或有放松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6月社會融資數據顯示,6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8萬億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902億元。人民幣貸款增加1.84萬億元,同比多增3054億元。6月M2貨幣供應同比增8%,增速創歷史新低。
業內人士表示,整體來看,6月份信貸放量符合預期,但社融、M2同比均不及預期,表內信貸難以承接表外融資的局面仍在繼續,貨幣仍有進一步放松的空間,未來兩個月央行再次降準概率較大。
對于社會融資規模增速下滑原因,央行新聞發言人阮健弘回應稱,主要與各方面加強監管、去杠桿政策效應逐步發揮有關,比較突出的體現在委托貸款和信托貸款上。“資金運用方面,前期有較多委托貸款、信托貸款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企業,去杠桿過程中,這些行業的不規范融資在減少。”她表示,應該看到,6月末人民幣貸款、企業債券余額分別同比增長12.7%、8.7%,一定程度上對沖了委托貸款、信托貸款下降的影響。此外,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加快,不良貸款核銷力度加大,“若還原這些因素,實際貸款增長會更多。”
繼4月“置換式”降準后,央行6月再度定向降準,銀行間流動性較為充裕,DR007和R007利率均處于17年以來的低位區間,多位業內人士表示,貨幣結構性寬松趨勢有望延續。
招商銀行資產管理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表示,貨幣政策將繼續往中性偏松的方向調整,降準會陸續有來,但流動性寬松向實體融資傳導遇到一些障礙,單純依靠貨幣政策的邊際作用在不斷下降,有必要更大力度啟動財政政策,或者對監管環境做出適度調整。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認為,今年金融監管政策進一步規范后,非標融資大幅萎縮,信用風險上升沖擊低等級信用債發行,貨幣流向實體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而受到貸款政策的限制,表外融資難以回歸表內。預計社融增速或將繼續下行,信用風險上升。
整體來看,中泰證券研報預計,穩貨幣、寬信貸、緊信用將會是今年市場的基本格局,央行對于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把控將繼續利好資金面,信貸投放也會更加積極,但在調結構的大方向中,寬松的流動性能否轉化、何時轉化、怎樣轉化為信用擴張,依然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信用和利率背離格局何時反轉仍需等待更加明確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