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肖偉
2021年,湖南共投入中央和省級財政資金72.04億元,全面完成460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隨著2022年春耕大幕拉開,新建的高標準農田即將投入使用,為今年糧食豐產打牢基礎的同時,也帶旺了農機市場。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隨著湖南農機行業蓬勃發展,除行業巨頭中聯農機之外,又誕生了多個特色農機產業集群,孕育出湖南農夫、田野智能等特色農機企業。
農機企業備戰春耕
湖南是農業大省,也是農機大省。自2014年以來,湖南高度重視農機產業發展,并制定長期規劃,將農機研發設計、安全生產、使用維護和教學輔導等環節結合起來,落實財政補貼、配套服務、示范基地和對口幫扶等措施,促進本省農機產業朝著特色化、專業化邁進。中聯重科旗下的中聯農機便脫穎而出,領跑行業發展。
2月18日,中聯農機湖南(常德)智能農機產業園開工儀式在常德高新區舉行。該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13億元,占地約300畝,新建智能化、數字化產線,配備自動化總裝線、焊接機器人、智能倉庫和物流、工廠信息化系統等,著力打造集研發、制造、服務、培訓、示范于一體的世界先進的黑燈工廠與現代化、數字化產業園,項目預計2023年底前建設完畢。項目建成運營后,可滿足拋秧機、拖拉機、水稻收割機、茶油果采摘機、果園機及自制底盤等產品的生產需求,年產能達到4.5萬臺套。
中聯重科副總裁、中聯農機董事長兼CEO熊焰明表示:“中聯農機將加大對湖南基地的科研力量投入,將中聯農機長沙研究院及湖南智能農機科技創新中心的優質科研資源與力量充分與產業園建設相融合,加大對人工智能技術、新能源電驅技術、電液技術等國內高端農機通用技術及農機卡脖子技術的研究,助力常德打造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優化湖南省農機產業供應鏈體系與資源,促進湖南智能農機產業集群和智慧農業的發展。”
此外,眾多具有特色的中小微農機企業也不甘落后,紛紛拿出看家本領。
春耕已至,湖南農夫的組裝車間里隆隆作響,平均40分鐘就有一臺農機下線。湖南農夫董事長黃太平介紹:“我們主打特色農機產品,旗下的輕型履帶式拖拉機占全國市場份額近50%,旗下的半喂入聯合收割機和橡膠履帶拖拉機系列產品,解決了水稻產區水田保護性耕作難題。”
田野智能則瞄準煙草種植加工這一細分市場。公司副總經理羅征來介紹:“公司生產的小農機均充分考慮市場實際需求,為客戶量身定制。例如小型拖拉機、移動式熱泵烤房等都是煙農們喜愛的產品。”
產業發展需立足長遠
湖南農業大學農機系副教授向陽表示:“農機產業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性產業之一,也是國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的產業。湖南已將農業產業鏈列為全省20個重點建設的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之一,在長沙市建設農機裝備創新研發中心,在常德、郴州、邵陽鼓勵發展特色化的農機生產集群。目前來看,上述政策已取得階段性成績,但是農機市場還存在落后產能過剩、產業結構不平衡、關鍵配套環節缺失、未能跟上先進技術腳步等問題。”
向陽闡述:“從郴州、常德、邵陽等地的農機產業集群來看,規模增長迅速,產值連續上升,發展勢頭喜人,但是也存在小企業居多,大企業偏少,特色產品較少,存在低質低價、同質化競爭等問題。若要湖南農機產業行穩致遠,工作重點仍是強基補鏈,朝向多元化、精細化、特色化、專業化發展。”
對此,向陽建議,應當鼓勵三一重工、山河智能、鐵建重工等知名機械制造企業入局,牽動湖南農機產業鏈往更強更快方向發展。
據了解,2022年開春時節,湖南提前召開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高地務虛會。會議強調,要打通農機產業鏈上下游,加快市場一體化建設,推動智慧智能農機產業鏈發展高地加快建設,更要聚焦核心技術、重點產品、重點需求、重點環節,推進農機裝備全鏈條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農機、智慧農業發展。